新闻报道
你的位置:首页 > 新闻报道 > 研究保护
这些书,可以帮助您了解廊桥文化遗产(一)
作者:大笨钟 编辑: 审核:大笨钟 日期:2019-12-14 浏览次数: 分享到:

     廊桥,也称虹桥,是一种“河上架桥,桥上建廊,以廊护桥,桥廊一体”的古老桥梁样式,是历史遗存给闽浙七县独有的文化瑰宝。七县分别是浙江省泰顺县、庆元县、景宁畲族自治县,福建省寿宁县、屏南县、周宁县、政和县。在这片近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山峦叠嶂、沟渠纵横,植被茂盛,气候温和,负氧离子爆表。自古以来,大量文人志士迁徙于此,醉心桃源之地,携家渔樵耕读,在这块土地上创造了灿烂的地域文化。廊桥,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

微信图片_20180802192311.jpg

      1959年,罗英先生主编的《中国桥梁史料》出版,内收唐寰澄先生研究汴水虹桥的文章。当时的学术界(包括梁思成先生)普遍认为这种桥梁技术已失传。至七十年代末期,木拱廊桥在浙南被“发现”,茅以升先生的《中国古桥技术史》举泰顺的薛宅桥、庆元的竹口桥等5桥为例,证明“北宋时期盛行于中原的虹桥技术在民间并未失传”。

       上世纪九十年代,来自国内外的一批高校学者和地理历史学家走进这片神奇的土地,为之深深吸引,他们在这里发现了与汴水虹桥构造极其相似的古代桥梁建筑,不但构造精美,而且经久耐用,每座桥梁都是一道风景,称这里是人类即将消失的第九块圣地。


       为让读者了解廊桥的历史文化价值,感受它的独特魅力,本期起,廊桥君和温州市廊桥文化学会会员、中国廊桥网资深网友天文绿蛇一起,特别整理部分廊桥文化相关的书籍,现根据廊桥君掌握的线索将部分著作按时间先后发布如下:


作者: 茅以升 

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出版年: 1986-5

定价: 12.40

统一书号: 15071-69

01

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包括概论、梁桥、拱桥、索桥、浮桥、桥梁施工技术、桥梁建筑艺术等内容。

image.png

         茅以升主持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工作30余年,为铁道科学技术进步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积极倡导土力学学科在工程中应用的开拓者。茅以升曾主持修建了中国人自己设计并建造的第一座现代化大型桥梁——钱塘江大桥,成为中国铁路桥梁史上的一块里程碑;新中国成立后,他又参与设计了武汉长江大桥。晚年,他编写了《中国桥梁史》、《中国的古桥和新桥》等。


1959年,罗英先生主编的《中国桥梁史料》出版,内收唐寰澄先生研究汴水虹桥的文章。当时的学术界(包括梁思成先生)普遍认为这种桥梁技术已失传。至七十年代末期,木拱廊桥在浙南被“发现”,茅以升先生的《中国古桥技术史》举泰顺的薛宅桥、庆元的竹口桥等5桥为例,证明“北宋时期盛行于中原的虹桥技术在民间并未失传”。



02

作者: 刘杰 
出版社: 三联书店
出版年: 2002-03
定价: 38.00元
丛书: 乡土中国丛书
ISBN: 9787108015266

内容简介  · · · · · ·

位于深山之中的泰顺并不以文化闻名,闻名的是它的贫困。在我高中二年级的时候,为了躲避泰顺的“大刀匪”,我们的学校不得不从刘伯温的老家南田镇迁到了青田县的水南村。但是刘杰的书稿告诉我,古代的泰顺农民和别处一样,也都是勤劳淳厚的,也都是聪明灵巧的,也都是追求生活的美。他们在几百年里创造下来的建筑是我们这个民族极宝贵的文化财富。文化定期的生要性决不亚于金矿。金矿是老天爷给的,而文化定期是世世代代人们智慧、坚韧性和创新精神的结晶,它不但使我们富有,而且使我们充满了信心,增长了对故国家园的爱。

乡土建筑是乡土生活的舞台,深入地了解到了乡土建筑,也便了解了一大部分乡土生活。所以,乡土建筑的研究著作,便是一种乡土生活的研究著作,它是我们民族绝大多数人的生活史。它的意义和价值会远远超出建筑学的兴趣范围。刘杰的这份书稿便是这样。

2000年,又是一个仲秋季节,我第三次去了西文兴村。这回背包里装着的是《泰顺》的定稿。还是坐在那棵柿子树下的那个大碾盘上,我高高兴兴读完了它。回村的牛铃越来越近,夕阳又照亮了满山的红叶黄花,我写下了这么几名话,刘杰把它们叫做“序”,那么,就叫序罢。

image.png


刘杰 1970年生,重庆人。1993年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建筑系,毕业后进入广州佘畯南建筑师事务所工作,1998年获上海同济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现为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院长助理,副教授。

1995年起,开始中国传统建筑及古典园林的理论学习和研究,在此领域有二十余篇论文发表。同时任《建筑技术及设计》特约编辑,多次对国内知名建筑师进行过专访。

image.png

 1962年8月出生,江苏南京市人。毕业于武汉大学新闻系。礼堂艺术硕士。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现供职于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有《老房子》系列图集等专著。作品多次在海内外展出刊载。

03

作者: 戴志坚 
出版社: 福建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 2005-6
页数: 153
定价: 39.00元
ISBN: 9787211050123


内容简介  · · · · · ·

朋友,你见过桥吗?

看到这句话,你可能会哑然失笑。桥与路就像一对亲兄弟,有路就有桥,有桥就有路,谁没有走过路,谁没有见过桥呢?那么,你见过廊桥吗?见过令人叹为观止的中国廊桥吗?这个问题恐十白就没有那么容易回答了。看过美国影片《廊桥遗梦》的朋友,还记得影片中那座麦迪逊廊桥吧?你可知道,因影片中男女主人公在廊桥的浪漫邂逅而广为人知的美国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麦迪逊廊桥,无论是单孑L跨度、年代久远,还是外观造型、内部结构,都不能与中国的廊桥相媲美!我国地域广阔,山川众多,溪流纵横。特别是南方,丘陵广布,山高林密,谷深涧险,交通极为不便。古代的能工巧匠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因地制宜建造了各种形式的桥梁,其中就有不少造型别致的廊桥。这些廊桥有的横跨在险滩绝壁之上,有的静卧在村落市井之中,景致十分美丽壮观。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的青山绿水之间,至今仍耸立着3000座以上风格各异的古廊桥。它们历尽沧桑,已经伫立了1000多年。那古朴而典雅的造型、实用而科学的结构、粗犷而又不失细腻的风格,折射出我国先民的文化观念、审美情趣和高超技艺;构成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使人们无不为之动容,流连忘返。

朋友们,请随着我的脚步走进崇山峻岭,请伸出我们的双手拂去岁月的风尘,让我们共同拾起失落的经典,一起走进廊桥之乡,走进廊桥之梦吧!

image.png

戴志坚 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建筑系. 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博士毕业 。现任福建省人大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立法工作专家组成员、福建省建筑设计规划专家库成员、福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专家组成员。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国建筑学会民居建筑学术委员会副会长,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传统民居学术委员会副会长,中国建筑学会生土建筑分会副秘书长,福建省土木建筑学会常务理事,福建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师学会副会长等。专著:《闽海民系民居建筑与文化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闽台民居建筑的渊源与形态》(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中国廊桥》(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等。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客家民居形态、村落体系及居住模式研究》和《南方民系、民居与现代村镇居住模式研究》的研究工作并取得重要成果。



04

解读廊桥


作者: 薛一泉 
出版社: 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 
出版年: 2005-10


内容简介  · · · · · ·


《解读廊桥》从泰顺廊桥发展的脉络讲起,详细介绍了廊桥的建造,廊桥建造中的习俗,廊屋中的祭祀,廊桥旁的老街与水土环境,廊桥的建筑艺术与建筑工匠,廊桥取名的讲究,廊桥的故事传说以及目前廊桥的保护与申遗情况,并辅以大量精美的廊桥照片,是作者积五年时间调查廊桥的资料成果,几乎可以称为一本“泰顺廊桥志”。

201912141046598321.png

作者简介  · · · · · ·

泰顺人,温州市廊桥文化学会副会长,现供职浙江省非遗中心。著有《解读廊桥》、《温州泰顺乡土建筑》、《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等


来源:闽浙木拱廊桥联合申遗官网/中国廊桥网

未完待续



相关新闻
新闻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