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桥文化
你的位置:首页 > 廊桥文化 > 廊桥乡土 > 乡人
“联捷两元”武状元 南宋“海军司令”蔡起辛
作者:整理自吴松弟教授主讲的廊桥村讲坛第十二期 日期:2019-04-11 浏览次数: 分享到:

联捷1.png

蔡起辛像


出身望族的武状元蔡起辛


     蔡起辛(1228-1301),字若金,号絜矩,平阳县归仁乡章峰(今泰顺县雪溪一带)人。蔡氏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自处州龙泉再迁瑞安峡屿(今属泰顺),嘉祐元年(1056年)第六世迁入平阳章峰之洋面。起辛父章修,兄遇壬(1221-1275年)。南宋景定二年(1261年)蔡起辛参加武举考试得乡试 第一名(省元),第二年殿试又得第一,成为“联捷两元”的武状元。

      其兄遇壬,宝祐元年(1253年)补府庠生,景定三年亦中文科进士。兄弟同中进士,轰动朝野,皇帝敕建“双桂坊”,以褒奖起辛、遇壬兄弟。据《分疆录》卷2记载,双桂坊位于高阳稗岭隘门(今泰顺县三魁刘宅隘门)内侧。左丞相叶梦鼎题《双桂坊》诗:“金榜欢声动地雷,人人争羡弟兄才。巍峨甲第撑云起,锦绣文章着意裁。吴斧两经窗下和,天香并折月中回。辉煌绰楔高千古,瞻仰还当起后来。”

联捷2.png

清《分疆录》卷七《人物·风节》里的蔡起辛传


平乱有功的南宋爱国将领蔡起辛


        蔡起辛考中状元,擢为翰林传讲兼讲理兵法。由于起辛通书史,谙兵法,深得左丞相叶梦鼎的赏识,推荐他担任都督府计议(军府参谋)。当时南宋外有蒙元军队大举南侵,内有贾似道玩弄权术,东南沿海一带还有海盗张瑄活动。蔡起辛受命招安海寇,张瑄率部归顺。起辛因招安有功,被提升为翰林院侍讲,后任韶州知府。

     咸淳九年(1273年),元军攻占江淮的军事要地樊城、襄阳。次年,忽必烈以宰相伯颜为大元帅,率领20万兵马沿长江东下,扑向都城临安。时新立皇帝年幼,皇太后临朝执政,大权由贾似道把持,南宋危亡在即,蔡起辛辞官归里,去做一个与世无闻的草民,以免被虏受辱。先是在家乡隐居十年,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宋亡时降元的原南宋左丞相留梦炎再次劝蔡起辛出来任官,遭到起辛的拒绝。

联捷3.png

蔡氏宗祠(蔡起辛故居遗址)

     此后,起辛隐去姓名,在浙西各地过了十七年的平民百姓的生活。尽管起辛的好友多已出仕元朝,并劝他改变主意,起辛都不应答。元大德五年(1301年)客死苏州,终年七十三岁。起辛的墓在茭阳(今泰顺县三魁刘宅)故居之前山蔡家岚脚。


上海市舶使、海军将领蔡起辛


    宋元之际,某些南宋文献,尤其是周密的《癸辛杂识》,也记载了这一时期蔡起辛的活动,活动内容不仅远较泰顺《分疆录》和蔡氏宗谱记载丰富,而且内容极其不同。由于蔡起辛长期在外地任官并经历了多年的浙西各地的隐居生活,温州的地方志、家谱在内的地方文献都不清楚这方面的记载。直到1941年《涌泽蔡氏房谱》(封面写《蔡氏家乘》)“佚事五则”中收入《起辛公佚事》,本乡本族凡看过该谱的人,才得知一二。

联捷4.png

周密《癸辛杂识(志)》

     《起辛公佚事》抄自宋元之际人周密所撰《癸辛杂识》(四库全书)中之“蔡陈市舶”条的前半部,文字基本相同,只有个别字略有不同。由于《涌泽蔡氏房谱》仅仅将《癸辛杂识》的记载列入佚事类,并未进行任何评论,我们很难认为当地的家谱已将之作为历史事实接受下来。然而,在历史学者的眼中,《癸辛杂识》所载的蔡起辛的事迹,却是真实历史的反映,值得重视。

    联捷5.png

周密《癸辛杂识》中之“蔡陈市舶”


     永嘉有蔡起莘(辛),尝为海上市舶。德祐之末,朝廷尝令本处部集舟檝,以为防招之用。其处有张曾二者,颇黠健,蔡委以为部辖。既而本州?检所部船,有违阙即欲置张于极刑。蔡力为祈祷(请),事从减。明年,张宣使部舟欲入广,又以张不能应办,欲从军法施行,蔡又祈免之,遂命部舟入广,以赎罪。未几,厓山之败,张尽有舟中所遗而归觐,骤至贵显。蔡既归温,遂遭北军所掳(掠),家遂破焉,因挈家欲(家乘无“欲“字)入杭谒亲。故道由张家浜,偶怀张曾二部辖者居此,今不知何如(笔者按:此五字无)。漫扣之酒家,云此处止有张相公耳,因同酒家往谒之。张见蔡即下拜,称为恩府,延之入中堂,命儿女妻妾罗拜,白(无字)曰我非此官人,无今日矣。遂为造宅、置田、造酒、营运,遂成富人。张即今宣慰也,名瑄。

        据上文,德祐之末(1276年),温州平阳(今泰顺)人蔡起莘(辛)任上海市舶使,兼管在长江和沿海防御元朝军队过江的武装海船。德祐二年(1276年),他奉命率海船南下广东,厓山战败后逃回温州。蔡起莘下属有一位名叫张曾二的水军“部辖”(部下),厓山败后携带着遗留在海船上的物资北归,骤然富贵,此人后改名张瑄,元代为管理海上运输的宣慰使。

    《癸辛杂识》将蔡起莘担任的职务,称为“海上市舶使”。按宋代并无“海上市舶使”官职,而《癸辛杂识》中还提到继蔡起莘担任上海市舶使的天台人陈壁,陈壁继蔡起莘担任上海市舶使,故蔡起莘担任的应是“上海市舶使”而非“海上市舶使”。当时上海市舶兼镇监,由武臣选任。

    张曾二在水军中两次违法,照理应按军法处置,赖蔡起莘出面保护而幸免于死。崖山兵败后,南宋小朝廷覆亡,蔡起莘逃回家乡。此时元军已进入蔡家所在的平阳县归仁乡,由于“遭北军所掠“,房屋和财产已毁,起莘不得不携家人前往杭州寻亲访故。途经张家浜,偶遇张瑄,得到他的财力支持,“造宅置田,造酒劳运,遂成富人”。蔡起莘卖酒致富一事地方志书和家谱均未提及,难以考证,或许这是他能够长期周游浙北苏南而不屈于元朝的重要经济条件。

    南宋后期是我国海上贸易和海军力量得到较大发展的时期,开庆元年(1259年)庆元府、温州、台州共有民间船只19287艘;南宋晚期每年轮流承担守御任务的三个州的民船,一般在1000艘(平时不计备用之船)~2000艘(战时包括备用船)左右。如以每年承担守御任务的民船中海船占五分之一,每艘船约需水手和战士40名计,江船占五分之四,每艘船水手为3人计,估计南宋守定海、镇江和淮东的水军规模大约在1.3万~2.5万人。

    南宋晚期负责浙东、淮东、江南防御的海军力量,主要来自今宁波、温州和台州境内的武装海船。负责统领这支规模不小的舰队司令,自然是管理这一带对外贸易的浙东人最为合适。

    《癸辛杂识》书中提到继蔡起莘担任上海市舶使的人员,还有一位天台人陈壁,一位世居上海的船员方元。据《元史》的记载,不仅张瑄为元代管理海上运输的宣慰使,陈壁、方元、朱清、张文虎也都是管理海上运输的官员,张瑄、朱清等人还参加了攻打日本的海上军事行动。

    可见,降元的宋朝海员,在元代不仅是管理海上运输、负责南粮北运的主要官员,也是参加海上军事行动的海军主要军官。可以说,元代统一南方以后负责海上运输和军事行动的官员,相当部分是当年蔡其莘的部下。

联捷6.png

本文整理自吴松弟教授主讲的廊桥村讲坛第十二期,扫码或者点击“阅读原文”进入视频回放


整理自吴松弟教授主讲的廊桥村讲坛第十二期 文学作品
整理自吴松弟教授主讲的廊桥村讲坛第十二期 摄影作品
整理自吴松弟教授主讲的廊桥村讲坛第十二期 视频作品
廊桥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