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桥文化
你的位置:首页 > 廊桥文化 > 廊桥乡土 > 乡遗
元宵标志地千年民俗历久弥新 四万人赴百家宴
作者:林小勇、袁春宇、翁卿仑 日期:2008-02-22 浏览次数: 分享到:

 


泰顺三魁张宅村张氏祠堂里的盛宴。

 

百家宴热闹一角

忙着准备饭食

忙着准备饭食佐料

泰顺三魁张宅村张氏祠堂里的盛宴。 

百家宴热闹一角



  中新浙江网2008年2月22日电 昨天是正月十五元宵节,泰顺一年一度的传统民俗盛会“百家宴”隆重登场。就在不久前,“百家宴”被列为我省元宵节保护示范地,并已向国家申报全国非物质遗产“传统节日保护示范基地”。


  泰顺乡间小道上摆满了桌椅,认识的不认识的,天南地北的人们在席间互相致意问候。昨天中午,泰顺三魁、雅阳、西旸、洲岭、垟溪等乡镇摆下了3890桌宴席,赴宴的人数超过38000人,创下百家宴历年之最。


  百家宴民俗流传近千年


  据地方史料记载,百家宴始于宋代,明清时极为流行,在百家宴的发源地泰顺三魁镇,几乎每个人都可以说上一段关于百家宴由来的传说。


  相传南宋时,三魁镇张宅村先人为躲避战乱,从河北逃难到了泰顺三魁,此后张宅村人在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这一天一起同饮团圆酒。最初百家宴被称为祠堂酒,范围仅限于本地氏族人聚集一起共进午餐,渐渐的,外姓人家也加入其中,后来逐渐演绎为张宅村与邻村之间的联谊聚餐。除了宴席之外,村民们组织的表演队伍,舞龙、舞狮、狮马灯,演奏民乐,放烟花,药发木偶等极富地方文化色彩的活动也融入了百家宴。百家宴的规模也一年大过一年,从早年的十几桌,发展到今天真正名副其实的“百家宴”、“千桌酒”,前来赴宴的人也扩展到了整个温州地区甚至临近的福建。


  操办宴席全村老少齐上阵


  昨天一大早,往日平静的三魁张宅村已是一片热闹场面,全村村民都从家里赶往帮忙。


  “赶紧把桌布铺好,去厨房看看准备得怎么样了,”在张宅村祠堂内,村主任张来庆一边招呼村民,一边告诉记者:“百家宴的主要负责人员被称为‘福首’,每隔十年就要选出往后十年里的福首,今年的福首有41人,每个福首下面还有11个助手,不过即使这样大家还是忙不过来,所以全村老少都是帮手,要让远道而来的客人和朋友们过个快乐的节日。”


  今年的“福首”之一的张庆桁被大家一致推选为三魁百家宴总负责人,他几乎一刻也没得闲。擦了擦额头冒出的汗水,张庆桁对记者说:“今年的客人比我们预想的还要多,去年我们村办了500桌,今年估计要加一倍。我们村的人就不吃了,把百家宴的位置都留给客人们。”


  为设宴准备四千斤食材


  走进设在张家祠堂的厨房,眼前的场景让记者吓了一跳,地上摆着上百个木盆,木盆里堆满了各式的食材,年糕、面条、牡蛎、鳗鱼、墨鱼、猪肉·····灶台边十几口大锅里正煮着年糕,主厨张世院一面掌勺一面对记者说:“这些菜我们从昨天晚上就开始准备起来了,一直忙到昨天夜里11点多,今天早上5点不到大家又起床干活了。”


  张世院告诉记者,三魁的百家宴有4位主厨,每个主厨还要带几位帮手,每个主厨至少要负责200桌客人的菜。瞅了瞅地上堆积如山的食材,张世院说道:“我们今年准备摆800桌的,不过估计不够,还好之前我们准备充足,买了两千多斤年糕,肉有一千斤,其他各种食材都近千斤。”


  十年一逢村民争当“福首”


  中午11点,三魁镇里原本准备的800张桌子,每桌10人,就已经被全部坐满,村民们不得不临时加摆座位,一摆又是400桌。


  11点半,百家宴准时开锣,第一道上桌的是长寿面,“希望大家健康长寿”,在张宅村村民的祝福声中,赴宴的客人们也一起举杯庆贺这个特殊的日子。专程从福建宁德赶赴百家宴的65岁老人陈福明乐呵呵地对记者说:“我已经连续来了两年了,这里热闹、喜庆,我觉得讨到了好彩头,明年我还要来。”


  两小时后,远来的客人们酒足饭饱,百家宴也正式进入高潮。原来今年正是百家宴十年一次的还愿年,张宅村村民要抓阄选出未来十年里的百家宴“福首”,村民们一个个涨红着脸,抽到的新福首们欢天喜地,而没有抽到的村民脸上则流露出失望的神情。


  在这次百家宴中担任财务工作的村民张杨程告诉记者,其实每次百家宴会“福首”都是要自己贴钱的,去年每个“福首”贴了一千多元,今年物价上涨,贴的钱更多了。“可是大家都觉得操办百家宴是一件有意义又有福气的事,每个人都乐在其中啊。”


  选完了“福首”后,舞龙、舞狮队也开始走上街头表演,村里的戏台上也开始了越剧、木偶剧的演出,欢声笑语一直萦绕在元宵节的泰顺山村上空。(作者:林小勇、袁春宇、翁卿仑


林小勇、袁春宇、翁卿仑 文学作品
林小勇、袁春宇、翁卿仑 摄影作品
林小勇、袁春宇、翁卿仑 视频作品
廊桥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