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笨钟 发表于 2015-4-13 22:07:45

百丈古镇:生于水,终于水

https://mmbiz.qlogo.cn/mmbiz/qQN6Cic6WmzNwjWicBbNA6IiatQDywsFPLA2uhYsq5ibmjYq67q6MMIfV4uNBbzkqhUqHNGQ3Gp3YKbDYZZ1usOGjQ/0?wxfrom=5

在浙江省重点水利枢纽工程——珊溪水库库区内曾有一个被人称为“小上海”、“小重庆”的唯一百年古镇——泰顺县百丈镇。目前,它已永远沉没在万顷碧波之下。而如今的百丈新镇,只是依托原名靠山新建而成的。
https://mmbiz.qlogo.cn/mmbiz/qQN6Cic6WmzNwjWicBbNA6IiatQDywsFPLATzSbcGicNgG3Xu6xGOfU06oDUYJJmsQ6ETtqLeiazqakAoSkWVmvtynw/0?wxfrom=5
百丈镇地处司前溪与洪溪交汇处,两溪相汇始称飞云江。该镇自明朝后期设百丈口市(集市)至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百丈口其名取得据说与温州明代著名阁老张璁有关。
https://mmbiz.qlogo.cn/mmbiz/qQN6Cic6WmzNwjWicBbNA6IiatQDywsFPLAMUSEAa0lebmeEqI8Jm76ria3p29rc14MGsNvkxFAFtHbECGpaCgrz4g/0?wxfrom=5
据说,张阁老回温省亲,一天外出游览逆飞云江而上到泰顺(时属瑞安义翔乡)境内某地,见那里尽管只是一溪畔峡谷地,但由于两溪相汇不失为一个天然水运埠头,遗憾的是没有被人很好地利用,甚至连一个像样的地名都没有。于是,他奏请朝廷移民此地发展水上航运业,解决浙西南山民生活所需,并将此地取名“百丈口”,他说,从瑞安到此地走水路历经百滩,一滩一丈,故为百丈口。
https://mmbiz.qlogo.cn/mmbiz/qQN6Cic6WmzNwjWicBbNA6IiatQDywsFPLARoEPJIaemGGMntvWicWibARZWA8MKhKicyHVRBNMu8qujuTG4eh9hDUFQ/0?wxfrom=5
在张阁老的倡导下,此后许多来自瑞安、平阳,包括现在的文成等地的居民都纷纷移居百丈,为日后百丈口的形成奠就了基础。在百丈口淹没前的全部3000多人口中,就有数十个姓氏,这也是移民的结果。随着人口的增加,这里水路交通也逐渐发达,到了明末官府设百丈口市(集市),并设牙官。从此以后直到1957年泰(顺)分(水关)、泰(顺)景(宁)公路建成以前,百丈口成为浙江省景宁(包括云和)庆元、泰顺和福建省寿宁、福安、福鼎等县的水利交通枢纽,这些县通过这里运山竹、木材、薪炭、茶油、土纸、陶瓷等土特产品到瑞安、温州交易,又从瑞安、温州运入食盐、鱼货、布匹及其他日常生活必需品。民国初期,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百丈口达到其短短300年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当时省内部分大中学校(如国立北洋工学院、温州中学)及少数机关单位(如温州银行、温州国货公司、温州纺织厂等)迁来百丈口。一时间,这里社会名流、达官贵人、贩夫走卒、三教九流云集毕至,短短500多米长的街道更是人头簇动,前不见头,后不见尾;而水上则是百轲竞流,竹筏、小帆船、蚱蜢舟多得不可胜数,仅木帆船就多达300余艘,停靠岸上长度达3000余米,年货物吞吐量达4万多吨,货物周转量达400余万吨公里,客运人数达10多万人次。因此,百丈口也就赢得了“小上海”的美称。1957年随着陆路交通的发展,特别是泰分线、泰景线的开通,百丈的水路交通优势逐渐消失。
https://mmbiz.qlogo.cn/mmbiz/qQN6Cic6WmzNwjWicBbNA6IiatQDywsFPLArg2abWRMu35vrUYqyVcKtjelicxbxqmDEDdmqfVIdA7WqCN0UJys8icw/0?wxfrom=5
百丈口因地处溪畔峡谷,居民建筑都依山而建,往往是前排人家的楼上后门就是后排人家的前门,远远望去就像层层叠叠的大建筑群。几条主要街道如横街、直街、新街、龙潭背街随山坡而走,再加上街道是利用当地溪滩上的小石磊成花状的,这无疑构成了百丈独特的建筑风貌,因此又有人称百丈口为“小重庆”。
https://mmbiz.qlogo.cn/mmbiz/qQN6Cic6WmzNwjWicBbNA6IiatQDywsFPLAmjibcviax1SXibDquZjUbWbFHJlNfPlC6Rey3EL59DeiazED250BKY4fibQ/0?wxfrom=5https://mmbiz.qlogo.cn/mmbiz/qQN6Cic6WmzNwjWicBbNA6IiatQDywsFPLAiajfia1t7tPNaOQSibmTIE2lgHSKLTsrLRAaK3PI7pjVymoDJnPxDT6Vw/0?wxfrom=5
由于历史和地里位置的原因,百丈口的居民自他们的先祖移民建埠那一天开始,便擅长吃“水上饭”和经商,或放筏,或驾舟,或捕鱼,或开店,或做牙郎(中间商)……水是生他们哺养他们的母亲。珊溪水库工程的建设,他们又因水的缘故再次作为移民而举家大迁移。百丈古镇,可谓所有百丈口人的一个生于水又终于水的水下故乡。
https://mmbiz.qlogo.cn/mmbiz/qQN6Cic6WmzNwjWicBbNA6IiatQDywsFPLAdAia5K42FG25y6aZciaic12ofpWLbaydF8HId1icaahvUFH4zFKvEsIsmA/0?wxfrom=5
本文发表于1999年6月27日的《温州日报》二版,此次作者略有改动。

文:飞云香君 图片来源:703804
▁▁▁▁▁▁▁▁▁▁▁▁
中国廊桥网 //温州市廊桥文化学会
爱廊桥公众微信号:ilangqiao
地址:温州黎明西路20号万洋大楼201
电话:0577-21215678
编辑邮箱:zxb@langqiao.net
https://mmbiz.qlogo.cn/mmbiz/zApTRm4RAqDMoWiaN2IUicdo2B5RKMKuicT9SsmViaeKXr2ibsVvibILOtaPKPnTEG3JBhUzDW4OQx4JWuKggpTEJZ2A/0/mmbizgif?wxfrom=5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百丈古镇:生于水,终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