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笨钟 发表于 2015-12-26 22:08:52

廊桥寻踪

http://y0.ifengimg.com/cmpp/2015/12/24/08/76cfb5bf-3cff-4137-b0c7-9702f560fb94_size114_w399_h278.jpg寿宁大宝桥,建于清光绪四年(1878年)http://y0.ifengimg.com/cmpp/2015/12/24/08/642ee55f-686b-481e-9642-ba9ebc124361_size139_w399_h281.jpg寿宁福寿桥,建于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http://y0.ifengimg.com/cmpp/2015/12/24/08/a8a1bd23-18a6-47b6-bcc9-054bf72dbb4f_size104_w399_h266.jpg屏南千乘桥,始建于南宋理宗年间(1225-1264年)泰顺北涧桥,建于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闽浙边界,层峦叠嶂,溪流纵横。在万山之中,一座座横亘在幽谷深涧上的廊桥,它们是先民遗留的文化瑰宝。一座编梁木拱廊桥,让行人毫无如履薄冰之感,反而产生了“人在画中游”的愉悦。因此,它成为我们这群都市摄友们寻梦的主角。在过去交通条件极为落后的情况下,人们出行多有不便,尤其高山之中,一旦跨出门槛,就同山路石阶打交道,到集镇一趟近者十余里,远则上百里,时常挑着柴火、山货进城,带着从城里买的货物回家,翻山越岭,长途跋涉,实是艰辛。据了解,为使路人在途中有个乘凉、避雨的歇脚点,在沿途的廊桥上,一些乐善好施的山里老人,在凉亭及路边的寺庙、道观免费为路人施茶。而在田间耕作的劳力则抽空于午际,或有设座纳凉,或有随心饮啖,或有架床卧寐,吝于日而赢于风,亲于水而离于火。除了遮风避雨外,廊桥也是传统文化的一个载体,因为这里到处都是古韵悠长的诗句与对联。廊桥里的楹联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有些满载楹联的廊桥简直就是一座楹联展览馆。文人墨客闲暇细品那些缀饰于廊桥的茶联,有如茗香爽口,意味隽永。来源:福建日报林弘 图/文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廊桥寻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