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廊桥网-廊桥论坛
标题:
温州都市报地理版:括苍古道
[打印本页]
作者:
三川一泉
时间:
2006-9-6 11:59
标题:
温州都市报地理版:括苍古道
<table width="100%" border="0"><tbody><tr><td align="center"><font class="gray">古时候温、处两地的主要通道,瓯江流域通往京城的要道———</font><br/><font class="title">括苍古道</font><br/><font class="gray">2006年09月06日</font><br/></td></tr><tr><td></td></tr><tr><td><font class="news"><!--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p align="left"><br/> 古道蜿蜒在群山之间,在车船稀少、公路未建之时承担着交通要道的作用。</p><p> 在连绵的群山中开凿出一条条通往温州市区的山道,有建于清朝的也有明代的,还有的甚至更加古远。现代文明修建了便捷的公路和桥梁,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将地球缩小成了一个村!古道于是成了上一代人的记忆。长亭外,古道边,芳草依旧碧连天,人们匆匆的脚步不再……</p><p> 本版将陆续刊登条条通往温州市区的古道,缅怀悠远的历史,体验古人爬山越岭的风尘仆仆,见证那个时代的繁荣和热闹。</p><p> 括苍古道位于丽水市莲都区及缙云县交界的山间,是古时候温、处两地的主要通道,瓯江流域通往京城的要道。自古以来有多少从京城、省城来的朝廷命官以及商贾百姓从古道上逶迤而过,最后在古道的尽头——处州(今丽水)坐船,沿瓯江直下,进入温州城。现如今居住在古道两边的人们依然将之称为“官道”、“通京大道”等。1934年缙丽公路修通以后,此路废弃,再无远道过客。</p><p> “君不见冯公之岭摩苍天,危梁峻坂相属联。樵夫跬步不得上,仰视悬石势欲颠。下有飞泉泻鸣瀑,舂撞岩窦汇山麓。飞流溅沫冰雪寒……傍穿鸟道人踪绝,怪石虎踞苍崖裂。扪参历井路屈盘,九折羊肠车轴折……遐想太古开辟初,地隔东瓯擅一隅。山腰凿石自何代,要令海寓同车书。不知冯公亦何者,姓名宛与此山俱。我行适当三伏间,霪霖积潦行路难。家住太湖三万顷,烟波回想洞庭山。”这是南宋李洪在《前行路难冯公岭作》一诗中徒步括苍古道时所作的一首诗。</p><p> 括苍古道接仙缙古道,从缙云东渡镇樊庄开始,一直到丽水市岩泉村为止,绵延横亘50华里。据丽水学院中文系退休教授赵治中所言,括苍古道据传筑于唐末宋初,当时的左迁处州司马、大书法家李邕提议于此地兴建道路。李邕曾两次到括州(隋开皇九年废郡,改永嘉郡为处州。开皇十二年,处州改称括州。)为官,第一次“左迁”括州,是在开元三年(公元715年)至开元六年(公元718年秋),官职为括州司马;第二次是在唐开元二十三年(735年)至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九月,官职括州刺史。李邕提议后,商人冯大杲具体实施建造计划。</p><p> 我行适当三伏间霪霖积潦行路难</p><p> 走上括苍古道,是在9月2日下午。虽然已经不是南宋李洪所言之三伏天气,然恰值秋老虎肆虐,闷热不堪言。</p><p> 缙云县东渡镇荆坑村,已找不到古道的痕迹,在村里转悠半天,惟见冯公庙依旧。荆坑是括苍古道必经之地,古时曾设置为“铺”(铺仅次于驿站)。村口有一弯石桥、一棵古树,历经沧桑见证着消逝的岁月。于是便顺着山势,一路寻觅,几度峰回路转到樊庄。</p><p> 樊庄不大,和荆坑连成一片。村里人声寂寂。等了半天,才见一位老人好奇相问,听说我们要走“老路”去丽水,老人的表情流露出惊讶,他指着旁边一条小路说从这里上去便是。</p><p> 这条小路仅一米余宽,一排紧闭的二层木楼立在路边,木门紧闭,锈迹斑驳,此处想必是古时商铺,只不过现如今人去楼空。商铺尽头便是山,有石阶整齐而上。山下石阶上,坐着一满头花白头发的阿婆,默默地注视着我们,而我们的目光却被她身下的一块大石头所吸引,莹黄如玉,闪烁似镜,这石头需要几代人的磨砺才有今日的如玉似镜?由于言语不通,无法向阿婆探问此石年月,只得悻悻上山。</p><p> 从樊庄山脚一路拾级而上,皆整齐石阶,宽一米多,能走马过轿。古道从此开始保存极佳,几乎没有被破坏的痕迹。古道两旁虽然树木参天,浓荫蔽日,我们却汗如雨下,转眼便湿了衣裳,气喘吁吁、两股颤颤。挣扎着上了一岭又一岭,到一山梁,山路趋向平坦,古道从长亭穿越而过,一寺赫然在目。度善禅寺面积不大,山门陈旧。黑地白字对联引人注目,摘录一幅如下:</p><p> 左联:桂香时首台忝摄百为待理期无</p><p> 女鬼</p><p> 父母斯民</p><p> 边注“光绪二十有七年,补用同知署丽水县事湘乡颜撰并书。”</p><p> 右联:桃花岭遗迹重经半世奔驰知不免山灵笑我</p><p> 边注“甲午年冬,余因公赴瓯取道括苍,曾经桃花岭;兹庚子秋仲捧檄篆丽水复涉此地,屈指寒暑递更,匆匆七</p><p> 禾念</p><p> 不胜今昔之盛,尘途仆仆中撰就一联,用以纪鸿泥爪痕云尔。”</p><p> 山门和正殿之间有两口圆井,井水昏黄。此时正值午课,正殿中若干和尚正对着经书喃喃念经,山中一片宁静,惟有木鱼“笃笃”声悠远传扬。</p><p> 不知冯公亦何者姓名宛与此山俱</p><p> 过度善寺向上,山路转为陡峭,约半小时,至一村,古道边数间黄土房,倾圯颓败,一狗当道,甚是凶恶。房内转出一中年男子,神情木讷。我们向他打听路径远近,只见他口唇翕动含糊不清不知所云。</p><p> 顺着古道一路上坡,忽至一山间平台。回望来路,只见石阶小路在绿树荒草中若隐若现,则不知已经翻过几座山峰了。</p><p> 眼前又是一座村庄,这是目前我们所能见到的最大的村子了。</p><p> 村口有7棵400年高寿的银杏树环绕生长,亭亭如盖。树下石凳石桌像山风一样清凉,在这里,两位10来岁的小女孩如天使般出现在眼前,让人眼睛一亮。女孩不是隘头村人,暑假到外婆家消暑未回。女孩们见了生人没有扭捏,大方地和我们聊天。这时,村口慢悠悠地走来一位身穿蓝衣裤的老人。在女孩子的“翻译”下,我们得知这里叫隘头村,村里人口不多,主要以种植玉米蔬菜等自给自足,稻是单季水稻。村口的这7棵树村里人把她们叫做“七仙女树”,他们坚信这是上天下凡的仙女,在此守侯着村庄。村里的青壮年大都外出打工,只有老年人居住在家。蓝衣裤老人姓樊,今年83岁,看起来很是健朗,只是少言少语,问十句答不上三两句。像许多古道边的人们一样,括苍古道在他们的生命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他们用两只脚板,抚摩过每一块古道石头,尽管现在有机耕路可以直通村头,摩托车等也可呼啸而上,而老人在晚年偶尔的几次下山,依然慢悠悠地走在古道上,看来一辈子的习惯也不是说改变就能改变。</p><p> 隘头也称为桃花隘,海拔690米,历来有“桃花云里过,隘头半天高”之说,古书说“一夫守之,百寇自废”,宋初,文学家杨亿(杨亿,公元974年~公元1020年,北宋文学家,“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把它比作“蜀之剑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天嘉二年(公元561年),陈大将侯安都讨伐缙州刺史留异的桃支岭(即桃花岭)之战;元至正十九年(公元1359年),朱元璋大将胡大海、耿再成败元将石抹宜孙之战;元至正二十二年(公元1362年),朱元璋大将李文忠败苗帅贺仁德之战;清康熙十三年(公元1674年),清将玛哈达伐耿精忠部将徐尚朝之战;清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石达开部将石进级大败清漳州总兵周天受的“银场之战”,均发生在此地。</p><p> 离开隘头村,才下午4点不到。于是便打消了原计划在此地过夜的打算,收拾心情重新上路。</p><p> 尽管太阳西斜,天气还是非常闷热,淡淡的昏黄笼罩着整个山野,古道几乎没有其他行人。寂静的山里有不知名的虫子使劲地吱吱叫着,美丽的蝴蝶体型硕大而色彩斑斓。</p><p> 又走过一村名底隘头,这里的古道狭窄得仅搁下一只脚,路边长满了齐膝的荒草。又半个多小时,面前豁然开朗,一排青翠竹竿掩映着两三米宽的古道,在路的最高处,桃花洞三个硕大的铜字在阳光中很是刺眼,和周围的景色以及桃花洞的古香古色格格不入。</p><p> 桃花岭,原名冯公岭,传为纪念开凿者冯大杲而取名,后因此坡上栽有桃花,更名为桃花岭。在温州、丽水两地家喻户晓的《高机和吴三春》一剧中,温州平阳的卖绡客高机和龙泉大户人家的小姐吴三春,谈了一场当时看来门不当户不对的恋爱,遭到了女方家属的全力阻挠,男主人公因为爱情吃尽苦头,后途经此地,恰逢三春出嫁,花轿抬至桃花岭,三春见高机疯癫,遂在岭上殉情自杀。高机见三春死亡,亦从岭上滚下……随着该戏的演出,桃花岭闻名遐迩,几乎取代了冯公岭。</p><p> 在桃花洞里,有一寺庙,逢年过节善女信男众多。每年农历七月廿八这里都会上演几天木偶戏,吸引着远近的人们。</p><p> 桃花洞其实并不是一个洞穴,它是由石头垒叠而成的一个拱门,十几米深,宽三四米,侧有戏台。</p><p> 温州知府却金陈家孝子留名</p><p> 过桃花岭,有界碑竖立,地分缙云、丽水。认准东南丽水方向,古道被机耕路拦腰截断,几无可循。经过一段长长的机耕路,凭着直觉,我们重新找到了一段古道,一路上,石头路成为指引我们前进的路标。一路下坡,至三望岭村已是下午5点。</p><p> 三望岭村原有百余人,其房屋依古道而建,长长的,顺着古道延伸。村头有陈大妈热情招呼。陈大妈今年64岁,能讲比较纯正的普通话,这是我们一路上来,难得的几位能说普通话的人之一,于是我们在她家里歇息。陈大妈的娘家在古道尽头的山下,爹娘以前经常走在这条路,到丽水城里办事。在这个村里看到了她现在的丈夫当年一表人才,爹娘越看越欢喜,于是就把她嫁到了三望岭村。其实陈大妈也知道,在那个特殊时期将她嫁到了山里,图的是山里人家有番薯丝可填饱肚子。于是她就在这里落地生根,生儿育女,一晃就是几十年。与她同时期嫁到山里的姐妹,大都耐不住清贫寂寞,纷纷逃离。</p><p> 陈大妈的几个儿女都不在家,分散在丽水和温州打工,只有一个要上学的孙子留在山上,今年12岁了。陈大妈说自己在温州郊区开店的女儿家里呆过几个月,但是她还是觉得离不开三望岭这些老房子,看来古道伴随着悠长的岁月,已经融入了他们的生活。陈老伯是个木讷的老人,当过兵,比老伴大了8岁。他说家中若有事出门,比如到城里卖鸡卖鸭,就得每天凌晨4点起身,摸黑走上几个小时的路,大概在清晨7、8点钟能到丽水城。好在古道是他从小跟着父亲走惯的,即使摸黑也能分辨自如。陈大妈招待我们的晚饭有扁豆、茄子、丝瓜和空心菜,都是陈大妈自己家园子里栽的,要吃的话就去摘上一把。</p><p> 山里的夜从6、7点就开始了。趁着落日余辉匆匆吃完饭,有电视机的人家守着电视机看电视。没电视机的就关灯睡觉,从村头望过去,整个村庄一片黑暗,没有人声,也没有路灯。陈大妈家晾晒的衣服以及家具,就摆在外面,呵呵,她说这里没有小偷。</p><p> 山里凉快,基本不用电扇。</p><p> 第二天一早7点多,我们重新上路。</p><p> 到了高青村。露水已经湿透了裤子鞋子。</p><p> 高青村是个颇具规模的山村,屋舍庭院保存完好,不看门牌,以为已经到了却金馆村。</p><p> 看到生人进村,狗从墙根的洞里钻出头来狂叫,唤来了几位村人向我们打量。一40来岁的壮年男子说高青村曾经也是个辉煌的村庄,村里以前繁荣旺盛,村中尚存的几间旅社、饭店足以证明。他手指的地方有几间黄土砌成的矮屋,也早已破败无人打理。据说那时候来往的客人非常多,吃饭都需要排队。古道两边的屋舍,均为土黄色,掩映在绿树中,非常和谐。这种屋子采用山中黄土加石子堆砌而成,中以木头贯穿,均有百多年的历史,非常牢固。</p><p> 高青村和老鸦矿村相距不远,在老鸦矿村,我们没有看到村人。</p><p> 至此,古道又被机耕路所取代,跋涉了一个多小时,终于到了却金馆村。</p><p> 古道又出现在却金馆村的中间。村里正在大兴土木,土黄的房屋墙面被刺眼的白灰所覆盖,村头闲聊的妇女邀请我们坐下歇息,她说这是有关部门拨下专款,要修葺房屋和孝子牌坊的。</p><p> 却金馆村是古道沿途最大的村落。据说最繁华的时候,马来轿往日夜不息,村里曾经拥有4大公馆,是过往官商的歇息地,如今馆舍早已不在。追究却金馆村名的来历,都说与温州知府何文渊有关。</p><p> 据说,却金馆村原来叫刘山铺,有民间旅店,宋代时这里设了刘山驿站。到了明朝宣德年间,经过此地的一位官员留下的“却金”佳话,村人为了纪念这位两袖清风的好官才把这里改称为却金馆村。</p><p> 何文渊,是与昆剧《十五贯》中苏州太守况钟齐名的中国四大太守之一,他到温州后,首先注意民情调查,每月初一十五,召集父老乡亲开会,征求对官府意见。他自奉俭朴,布衣蔬食,处之怡然,俸禄之外,丝毫不取。宣德七年(公元1432年)冬,他途经括苍冯公岭刘山驿站,永嘉县丞于建与一些士民想讨好他,以黄金相赠送,被他婉言谢绝,却金于馆舍,飘然而去。后来有人赞颂他的廉洁,题他所在的馆舍为“却金馆”。在温州府署园中(温州市区广场路一带),曾筑有“却金亭”,这在《明史·文徵明传》中有所记载。</p><p> 何文渊知温州府达6年,离开温州时,吏民军卫一万余人夹道送行,他作了一首诗:“作郡焦劳短鬓蓬,承恩又侍大明宫。行囊不载温州物,唯有民情满腹中。”</p><p> 而陈家孝子的故事也与过路官员有关。据说一官员夜居刘山驿站,夜看山野有灯光闪烁,问之曰有人父死,守孝三年。该官员被孝悌所感,便上报朝廷,朝廷降旨树立牌坊以示嘉奖。如今孝子牌坊依旧,坊上花纹浮雕,异常精致,只是岁月荏苒,牌坊上字迹模糊,大概是清同治年间所立。</p><p> 括苍古道摩崖上有巡抚墨痕</p><p> 出却金馆村,过余岭头,经余岭脚村,一条水泥路出现在山间,直通丽缙复线,古道完整的一段至此结束。</p><p> 为了寻找摩崖上“括苍古道”这几个字,我们在公路上穿梭许久,接近下午1点了,依旧不可见。向路人打听,答曰,就在前方。前往则不得,实在郁闷。最后,请求一老者带路,于是在一座不起眼的公路桥下找到了摩崖,巨石兀立,上有四个篆字:括苍古道。落款为“嘉庆元年春浙江巡抚扬州阮元题”。每个字高一米余,字迹遒劲。该摩崖2004年被丽水市列为文保单位。</p><p> 阮元(公元1764-公元1849年),字伯元,号芸台,仪征人。祖父阮玉堂,武进士,官至参将。父阮承信是学者,为阮元讲成败治乱和战阵谋略,并教射箭。阮元5岁从母学字,6岁进学。8岁能作诗。清乾隆五十四年(公元1789年)中进士,选庶吉士,次年散馆,取一等第一名,授翰林院编修。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大考翰詹,又取得一等第一。乾隆召见后曰:“不意朕八旬外复得一人!”历任少詹事,南书房行走,詹事,行政,侍郎,经筵讲官,浙江、河南、江西巡抚。阮元知识广博,在经史、小学、天算、舆地、金石、校勘等方面均有极高造诣。任浙江学政时,修编《经籍纂诂》。阮元积极发展教育事业,在浙江创办诂经精舍,在广东创办学海堂,培养了许多人才。</p><p> 绕摩崖,经过仅一、二户人家的大湾村,至岩泉村,括苍古道止于此,进丽水城,古人便可沿瓯江顺流至温。</p></font></td></tr></tbody></table>
欢迎光临 中国廊桥网-廊桥论坛 (http://bbs.langqiao.net/web/)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