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2617|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也谈孩子的语言教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2-7 20:54: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align=center><I>也谈孩子的语言教育</I><I><p></p></I></P>
<  align=center><I><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I></P>
<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身边的孩子们张口一个个都是标准的普通话。<p></p></P>
<P >曾几何时,这曾是我们的梦想。孩子一开始学说话,便学说普通话,以便孩子能更好的与人交流,看电视,引导孩子接受学前教育。上幼儿园了,老师和孩子们一律都说普通话,孩子又更全面地在普通话的氛围里,其乐融融。<p></p></P>
<P >这似乎没什么不好。<p></p></P>
<P >直到有一天,我发现孩子艰难地用方言跟她外婆交流,每每停顿下来,向我请教什么什么用方言怎么讲时,我始发觉,我们当家长的,是不是太聪明了,太功利了。<p></p></P>
<P >我开始思考。我发现,即便是我们这一代,我们同龄人交流时,也已经很不合时宜的张口闭口用普通话表达了。用方言交流时,很多时候感觉意犹未尽,或者许多“泊来语”根本就无法用方言表达,所以我们用方言交流时,实际上已经不纯粹了。<p></p></P>
<P >记得以前每次去温州开会时,总是很懊恼,因为都是讲温州话,让我们听不懂温州话的人简直云里雾里,不知所以。可有次看报纸,居然也有“救救温州话”的题议了,可见温州话在孩子一代已经很褪化了。联想到王蒙部长说的“救救普通话”,则又是另一番感慨,因为在高级知识分子交流层次上,普通话也受到了方言般的冷落。<p></p></P>
<P >救救方言。我忽然很悲观地看到方言的结局,按照目前的进程,我想再过几十年,方言便一如文物般需要进博物馆了,而我们连“乡音无改鬓毛衰”都做不到,又怎么去找寻“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的亲情?<p></p></P>
<P >方言是一种文化,是我们祖先几千年劳动积累的遗产,闪烁着熠熠生辉的文明之光。眼看着方言在铺天盖地的无形网络下萎缩,在水泥森林中逐渐迷失,后代的人们将生活在一个没有文化积淀的环境里,无法考证祖先生存的痕迹,<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我不禁想,我们都做了些什么?<p></p></P>
<P >晚上,我和孩子商讨,以后在家里,一律以方言为主要交流语言。不曾想,孩子说,语文老师有交待,在家里要多说普通话;当然,英语老师也交待,在家里要尽一切可能讲英语,培养口语会话能力!<p></p></P>
<P >看来,宣传方言,推广方言,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话题;而从哪里着手,怎样拯救我们的方言,也需要有识之士一起努力,且任重而道远。<p></p></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薛爱美写于<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005</FONT>年<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FONT>月<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0</FONT>日<p></p></P>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顶一下支持,顶一下 反对,踩一下反对,踩一下 微信微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