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275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泰顺商人吴永春涉足老人公寓开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8-21 21:19: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地产开发冷门中的热门
周星增、吴永春涉足老人公寓开发
温州商报  2009年06月09日
对市场商机向来具有洞察力的温商,也捕捉到了老人公寓的商机。在大多数老人公寓为政府资本注入的情况下,以周星增和吴永春为代表的温商,抢先涉足老人公寓开发与经营。

  2006年4月,投资3亿元开发建设的上海市首个大规模的老年社区“亲和源老年公寓”正式破土动工。社区坐落于浦东康桥,首期占地125亩,共包括910套老年住宅。根据周星增的计划,要将这种老年社区连锁化,在两三年内谋求海外上市。

  周星增办养老院是其母亲的心愿。因为母亲乐善好施,周星增曾提出给她500万元作为行善基金。结果母亲发话:“你还是帮我办个养老院吧。”

  “建一所全国一流的养老院,也是我多年在沪拼搏创业的一大梦想。”周星增告诉记者,“目前,上海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接近300万,占户籍人口比例的20%以上,整个社会的养老压力非常大。因此,居家养老、社区养老、专业老年护理等模式,都应该被综合利用起来,且市场需求量呈供不应求态势。”

  “亲和源”的建成使用,几年之内,周星增认为肯定实现不了盈利。他说,民办养老院目前最大的困难是融资,银行认为养老院属于公用事业,不能担保、不能抵押。这意味建桥集团投入的6亿元都得靠他们的自有资金。

  而与此同时,多年从事商业地产开发的上海泽大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永春,也开始进军被业内称为“地产开发冷门中的热门”的老人公寓。2009年5月30日,在嘉兴市举行的“南湖之春”文化经贸活动开幕仪式上,由上海泽大投资有限公司投资7000万美元的“嘉兴国际老年疗养中心”项目签约。该项目占地150亩,整个园区配套900多亩。这是吴永春在未来3-5年对外投资发展的重要战略。

  根据吴永春的计划,未来3-5年内,将建5-10家老人公寓;5-10年内,建30家以上,并以连锁的形式出现。模式将参照大连万达的商业地产开发与万科的住宅开发模式,形成会员制、全国连锁。运作开始以股份制,中期将这种连锁模式引入“风投概念”,最后争取上市。目前,该公司在陕西渭南的华山的项目,也进展顺利。根据其规划,同步借鉴国外的发展经验,在上海的周围,太仓、苏州、嘉兴等地,将成为其项目的发展集中点。

  对于为什么要选择投资兴建老人公寓,吴永春认为是政府政策的支持。“山东省为此出台了八大扶持政策助力养老服务业繁荣发展,在政府提供的福利性投入外,大力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合作、参股等形式兴建老人公寓,凡创办养老服务企业的,注册资本均可按照法定最低注册逐步执行。对项目建设用地采用划拨或协议出让的方式供地,老年结构自用房产免征房产税、土地使用税、个人所得税,包括交通、通讯、水电煤等优惠政策。其他地方也大同小异。”

  “现在,开发老人公寓是天时地利人和都有了,有国家政策在‘推’,我们就省力多了。”吴永春说。

  吴永春认为,目前中国的城市化率还不到40%,许多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率都在80%以上,中国要发展,城市群的发展将是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而在这其中,有钱的老年人或成功人士,将会从城市转移到郊区或农村居住。中国的居住文化是城市中心,发达国家的居住文化是郊外或者乡村,区别在于健康性居住,这是文化上的差异。早在10年前就有专家提出,未来发展的趋势是,城市里留下来的都是老弱病残者,有钱的人会选择到空气清新、气候宜人的郊区或乡村居住。因为现在的北京、上海等大都市交通拥挤,很多时间都是浪费在路上,今后轨道公共交通发展成熟后,住在郊区也是非常的方便,高速铁路开通后,上海到杭州的时间只要40分钟。今后城市的规划也会以城市群的形式出现,居住郊区化是分散城市中心人口、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

  这样,便会明白中国的房地产投资机会在哪里了,这也是他选择开发老年度假公寓连锁项目的初衷。

  ⊙本版撰文 冯章国 徐晓敏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顶一下支持,顶一下 反对,踩一下反对,踩一下 微信微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