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54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周龙骧:泰顺籍计算机专家的数学情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5-16 01:52: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http://www.88088.com   中国温州商会网

在瑞中读书的时候,老师常将他的考卷贴在墙上当范本;

  赴德国留学时,华罗庚院士为他写了推荐信;

  曾经纳闷“数字怎么有负的”,而今他是中科院数学所教授、著名的计算机软件专家——

  人物简介

  周龙骧,1938年出生,中国科学院数学所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的计算机软件专家,《软件学报》和《计算机学报》常务编委,中国计算机学会数据库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北京电子学会软件专业委员会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技术,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和多媒体数据库系统等。出版专著6本,发表论文91篇。

  周龙骧祖籍泰顺,父亲周物竞原是黄埔军校第3期毕业生、黄埔军校教官,母亲是瑞安人,出身中医世家。1938年10月,周龙骧在四川成都出生,抗战期间,他一直随家人住在成都。

  1949年,周物竞在成都起义,1951年,他从中国人民解放军复员后,举家迁回瑞安小沙巷。周龙骧跟着父亲回到瑞安,转学到瑞中继续念初二。老师拿了初一的数学卷子让周龙骧做,他却只做对了一半。“数字怎么有负的呢?”周龙骧挺纳闷。原来,成都的初一课本比瑞安浅,他还没学代数。

  那时,周龙骧母亲身体不好,哥哥姐姐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周龙骧要帮忙干家务。聪明懂事的他十分珍惜读书机会,为了节省开支,他晚上不读书(当时还没有电灯,晚上照明靠菜油灯),早上早起,白天抓紧时间读书。当时,学校重视学生的身体素质,瑞中实行“劳动卫国制度”,每天16时30分都要组织学生进行体育锻炼,鼓励劳逸结合。从那时候开始,周龙骧养成了良好的自学习惯,注重学习效率,老师常将他的考卷贴在墙上当范本。事隔多年,周龙骧仍不赞成死读书:“一天到晚读书没有好处。”

  在那个时代,一般中学教的是俄文,可周龙骧在中学念了整整6年的英语,满分100分的英语试卷,他常考120分。这是怎么回事?原来,当时瑞中没有俄文老师,只有英语老师,在大背景下,老师们怕受批判,不敢认真教,大部分学生也没有好好学,一考试就有一半以上的学生不及格。不及格太难看了,老师干脆给每位学生加20分,周龙骧考满分,因此他的成绩就成了120分。

  1956年,上海市要举行全国第一次数学竞赛,模拟题发到各省重点学校的高三。由于竞赛的题型与风格和书本上很不一样,题目难度很大,老师干脆让学生自己琢磨。周龙骧的基础不错,尽管题目很难,但都被他一道一道琢磨出来了。自那以后,周龙骧对数学的兴趣更浓了。

  高中毕业前夕,周龙骧各科发展平衡,文理科都很好,英语、语文更是出色,在填志愿的时候,选择的余地很大。化学老师曹振铎勉励他:“要立志成为一名科学家。”于是,周龙骧的高考第一志愿填了复旦大学数学系。

  复旦大学数学系是原号称东方剑桥的浙江大学的底子,师资力量和生源都很强,不少学生都是各省、市第一志愿录取的尖子生。尽管如此,大学的头一回考试,不少学生还是被弄了个“下马威”。

  那时考试要分两步,笔试和口试。考题可真难啊!根本不是照本宣科就能考出来的,不少学生上午8时进教室,下午17时还出不来,全年级168人,一半以上不及格。周龙骧的成绩优秀,他第一学期考了4分,后来每年都是满分5分。复旦大学,让周龙骧实现了跳跃性发展,在物质条件较为优越的上海学生面前,他从不自卑,因为他的学习成绩很好。

  1958年,由于国家“两弹一星”发展需要,重点大学的一些科目被细分化了,在讲究背景、成分的年代,不少家庭背景好的数学系学生被“幸运”地挑到电子学、原子能、计算机、现代医学等新学科,周龙骧仍留在数学系,反而扎实地打了一身好基础,培养了较强的独立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时,周龙骧最快乐的事情就是研究数学,一般人看来枯燥的数学公式,在他看来却是蕴藏着奥秘。在数学的海洋中,他学得游刃有余,乐趣无穷。

  有时周龙骧反而感谢命运的安排,中学时代学不了俄语,却打下扎实的英语基础,让他以后在阅读国外论文、与外国同行交流时得益非浅;学不了高新专业,却打下了深厚的数学基础,让他走上了计算机软件研发之路。

  周龙骧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中科院数学所,从事理论物理方面的研究。在以华罗庚为带头人的数学所里分研究员、副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和研究实习员等级别,上班时间相对自由,主要看学术研究成果。周龙骧先做研究实习员,边学习边研究,导师是号称中国四大理论物理学家之一的张宗燧院士(当时称学部委员)。当时数学所除所长华罗庚院士外,还有关肇直、吴文俊、吴新谋、张素诚、胡世华等一批著名的科学家,学术研究气氛很浓,不过每个人的压力也很大,3年内如果不出成果就得调走。

  那个时候强调政治,一些不适合或不喜欢做数学研究的人也进了数学所,制约了数学所的发展。1962年,所长华罗庚开展了一次“大体检”,对所有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进行一次摸底考试。那次考试,有人考0分,有人考1分,考试后,调走了近一半人,周龙骧留了下来。这就是“文革”时受到批判的“考、提、调”,即通过考试,提拔一批后来成了院士的年轻学者,调走一批不宜或不喜欢做数学研究的人。“从事数学研究是需要一点天份和对数学的兴趣,勉强不了。那些当年调走的人后来在别的岗位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就是一个证明。”周龙骧说。

  在数学所,周龙骧积累了深厚的数学理论功底,发表了数十篇数学、理论物理和计算机科学方面的论文。周龙骧认为,数学好,往往其他专业也能学好,是受用不尽的。“对数学的兴趣和原有的数学根底,让我的研究做得更深更远。”周龙骧说。著名计算机科学家陆汝钤院士就主张,计算机科学系的学生大学头两年应参加数学系的学习,以打好数学基础。

  1961年至1972年,周龙骧主要从事理论物理研究。后来,他参加的“基本粒子层子模型”研究获1980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1972年,国家提倡“不要太搞纯理论的数学,多做一些与实际相关的研究工作”。中科院在数学所成立了计算机科学研究室,周龙骧被调去从事计算机软件研究工作。

  1972年,周龙骧第一次见到了计算机。那是在“大跃进”年代造的,仅比电子管先进一点的晶体管计算机,与现代的集成电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沾不上边。即使在当时来说,也是很落后的一台机器,却足足花费了35万元人民币。那时国内有关计算机研究方面的资料比较少,从事计算机研究的单位都是保密的,外人不得接触。周龙骧和同事大部分时间要靠自己摸索。好在他们都是数学专业出身,独立研究能力很强,很快他们就入了门,进入研究第一线。

  1972年至1980年,周龙骧进入计算机软件领域,开始从事计算机程序语言、编译程序和数据库方面的研究,他和数学所的同事一起,联合全国20多个研究所和高校发起“系列软件研究计划(XR计划)”。不同的计算机,指令系统不同,相同功能的软件系统在不同的计算机上须全部从头开始,费时费力,耗费巨大且容易出错。XR计划的设想是对不同的计算机建立同一套高效的高级语言,例如C语言,各种软件系统都用这一套高级语言来开发。只要在各种不同的计算机上实现了这个高级语言,就可以移植各种软件系统。这个设想今天已是成熟的技术,在当时却是开创性的新思想。XR研究计划获1981年中科院重大成果一等奖。

  1976至1980年,作为设计者和主持人,周龙骧设计并开发了我国第一个层次型数据库管理系统SKGY,并在国产100系列机上产品化,填补了我国数据库这方面的空白。周龙骧说,这个工作从开始一直做到现在,他总共设计开发了5个系统,有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系统、推理式分布数据库管理系统、多媒体数据库管理系统等。

  1981年,周龙骧获西德洪堡奖学金,赴斯图加特大学从事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研究。西德洪堡基金会支持全世界年轻科学家到西德做研究。给周龙骧写推荐信的有华罗庚院士、吴文俊院士、冯康院士、唐稚松院士和陆汝钤院士,都是顶级的科学家。当时我国政府公派留学生每月仅享有650马克的奖学金,但洪堡基金可以给予2400马克,留学生还享受带夫人、小孩,全西德3周旅游和往返机票等待遇,但同时他们的要求很苛刻。周龙骧优异的成绩获得洪堡基金会的赞许。

  1989年,周龙骧受邀赴德国波恩德意志计算机科学研究中心(GMD)进行研究。德国计算机领域发展非常先进,在德国3年,周龙骧的治学态度更严谨执着了。与国际大师级计算机科学家的合作,指引他跨入国际学术界。

  1985年至1990年,周龙骧主持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系统C—POREL”的设计和开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1993年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他主持的“微机数据库管理系统CDB”的设计和开发,获1992年北京地区优秀软件一等奖。

  周龙骧先后培养硕士生18人,博士生13人,虽然学生不多但个个成材。他选择学生的方式也和别人不同。比如一次选北大研究生,经过调查研究,他不选第1名,偏偏选第6名。经过周龙骧的培养,这位学生在日本东京的一个国际会议上获论文一等奖。

  每个导师对待学生的教育方法不同,周龙骧对待学生比较随和,供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很大,不少学生还被推荐去国外留学并取得优异成绩,其中一位学生成了通讯巨头诺基亚公司实验室的首席科学家,另一位学生迄今仍保有编译程序优化算法的3项国际纪录。

  古稀之年的周龙骧已经退休4年,目前仍在返聘中。近两年,他还与同行合作,撰写了《数据库技术新进展》和中国第一部《数据库百科全书》两部著作。(记者夏盈瑜)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顶一下支持,顶一下 反对,踩一下反对,踩一下 微信微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