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3281|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游记】叶山·绿·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4-12 15:11: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DIV align=center>【游记】叶山·绿·红</DIV><br>       3月4日,应格子老兄之邀,参加温州都市报旅游版组织的山村自驾游,到叶山走了一趟。<br>       叶山,位于乌岩岭自然保护区的边缘,是一个被群山紧紧呵护在怀里的一个小山村。村子不大,人口也不多,这一次的跋涉却给我以特殊的感觉,至今,这种感觉还清晰地印在心里。在这些记忆的片断中,有一些片断给我带来的思维的冲击力,还时不时地在内心深处让我砰然心动。<br>       叶山之行,最让我感觉到身心愉悦的,首先是那一片各式各样的绿了。<br>       步行到叶山,从台边往里走,需要走一段长长地千年古道。没走古道之前,我心想,这古道,特点应该就在一个“古”字上,应该是一幅寂寞荒<IMG src="http://images.blogcn.com/2006/4/24/8/dasitaoyan,20060424151448.gif" align=left border=0>凉、满目疮痍、苍桑横陈、颓然频危的景象,因为我虽然身居大山之中,却也很少去古道上走走,心想,总算可以印证一下自己的想象了。<br>       可是,真正走在古道上,我却特别惊异于古道的绿了。<br>       这是一种生机勃勃的绿。因为是初春,古道边山上的各色的野花还没开放,漫山遍野的绿色植被,郁郁葱葱地展现在人们面前的全是一片各式各样的绿。深绿、浅绿、浓绿、淡绿、墨绿、草绿、翠绿、青绿……无不可以在古道附近的各色植物身上找到对应的色彩,还有,那绿色的草和绿色的树上,有的是绿中透红、有的是绿中透黑,那刚刚长出新叶的那一抹还是绿中透着鹅黄。这条古道上错落地散布着高高矮矮胖胖瘦瘦的各种古树,从挂在树身上的保护古树的牌子上标着这些古树的年龄,都是百岁以上的寿星哦,我不禁惊叹!古树上的老叶,是披在古树身上经历百年沧桑的外衣,那有着久远的岁月痕迹的绿的积淀,让人浮想连翩。有意思的还有那成片成片的竹林的绿,风儿拂过,竹儿身形袅娜地舞动着,那绿竟然波娑地给我们演了一段芭蕾,影影绰绰地,那绿色,在须臾之间竟然有着无穷的变化,让我瞠目结舌!<br>       在这段古道上走,给人留下的只能是一片宁静详和、满眼勃勃生机,丝毫没有哀伤、颓废、日薄西山的感觉。<br>       在这古道上走,路是绿的、山是绿的,一路上鸟儿的欢唱,听在耳里,也是绿的,不用说,连我们的心情,也已经是绿的了。<br>       到了叶山村,这种绿还在延续着。<br>       叶山是一个很古老的小村落,这里的房子差不多全是木结构的,有着古朴的样式,浓浓的农村久而久之自然形成的文化积淀扑面而来。叶山,这名字就给了人们油油的绿意,放眼望去,还真是名符其实,绿色,绝对是村子的主色调。<br>       不用说村子完全被淹没在绿色的群山里,你看,那村子里到处是树,告诉人们,群山的绿已经渗入到村子的骨子里。村里没有象样的街道,没有热闹的市场,没有喧嚣的娱乐场所、没有熙熙攘攘的人流,一切显得静谧而从容、淡雅而朴素,和村子的主色调,也就是浓浓的绿色有着丝丝入扣的和谐。村里的人们有条不紊地生活着,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我感觉到,村民们在劳作时的状态,竟然和城里的人们在修闲时的状态一样,那么,村民们修闲时的情景,应该是一幅怎么的图景啊!<IMG src="http://images.blogcn.com/2006/4/24/8/dasitaoyan,20060424151424.gif" align=right border=0><br>       在村子里,除了树,就是东一块西一块房前屋后的菜地,那菜地里不管种的是什么,长得都是那么好,那充满生机的一块菜地里生长的,都是上天赐于村民们的绿色蔬菜啊,城里那些形形色色的绿色食品,到了这里,不是垃圾又是什么!在不少房子前边,凉晒着村民们收获的蔬菜,那绿色,一片片,层层叠叠,那是村民们准备做咸菜用的,我知道,那里凉晒的,是村民们的一片片绿色的希望。除了菜地,看啊,在墙根、路边、瓦背上,到处是绿耸耸地青苔,柔柔懒懒地趴在那,使人不由地心生怜惜之情,我想,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不管是谁,他的心都会被净化,什么功名利禄,到了这里,都会被置之脑后。<br>       在叶山,虽然步行了很长的山路,我们一行十多人,没有一个人因为感觉累而闭目养神的,大家都带上相机,在村子里到处乱跑,兴奋地叽叽喳喳地,他们用镜头记录着这满目的绿,他们和我一样,都在这绿色的宁静里融化了。<br>       傍晚,太阳西沉,天边的火红的晚霞,让叶山显得更绿了。<br>       晚饭,我们是在叶山村支书的家里解决的。支书的家里只有他们两口人,两个儿子都通过读书考上大学后留在城市里生活了,说起两个儿子,支书的脸上有着难以掩饰的自豪。可能是平时没有那么多人在他们家里吃过饭,我一行十多人遇上的问题就是支书家筷子不够,我刚刚想去拿一双,就被告知筷子已经没有了,正踌躇间,支书又拿了一大把筷子,全新的,筷子全都上了大红的漆,格外漂亮,我们这一桌人每人一双大红的筷子,整个房间都显得有了什么喜事般地热闹。这餐晚饭,吃着村民们自家养的鸡和鸭,自家地里长的菜,别提有多香了,用红色的筷子吃饭,这餐饭一下子就增了火红的气氛。<IMG src="http://images.blogcn.com/2006/4/24/8/dasitaoyan,2006042415144.gif" align=right border=0><br>       不可不说的就是那晚喝的酒,那是村支书家自已酿制的糯米红酒,烫得暖暖的端到桌上,一下就把所有人的眼光都吸引住了。那红红的酒盛在玻璃杯中,在红红的灯下显得格外赏心悦目,醇醇的甜甜的,喝到嘴里满口香,吞到肚里浑身暖,因为不少人没喝过这种红酒,大家都不由地被这红酒的不同凡响而倾倒。我更是东敬一杯,西敬一杯,喝得不亦乐乎。<br>       不仅是我,好多朋友都成了了贪杯的人了,这不,好多人脸上都堆上了红云,有个朋友连耳根都红了,整个一红人儿!<br>       可苦了格子老兄了,这丰盛的晚餐是他的手艺,我跑到灶间看过他的工作情况,热气腾腾的灶间,晃动的是格子的身影,在灶膛里火红的柴火的辉映下,格子和平时比,更为可爱,更为帅气。<br>       这餐饭吃了很长时间,支书家也不知道热了多少红酒,我只感觉到那锡制的酒壶总是盛满了喝不完的酒,支书不善言词,他总是默默地做着后勤服务工作,虽说是和我们同桌吃饭,但我看他却很难坐稳自己的位子,他很热情地招呼着我们吃菜喝酒,言语却不多,那份朴实憨厚,惹得同行的朋友们一个接一个地向他敬酒。看着喝了酒后满脸通红的支书,我想,支书和他的家人对远道的客人的热情,不也是火一样红的吗?<br>       一个多月过去了,我还是时时想起那次难忘的叶山之行,那绿——还有那红,绿的古道,绿的叶山、红的筷子、红的美酒、红色的脸、红色的灶膛、火红的气氛,萦在心头,挥之不去。<br>       叶山,我还会去的。<br>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顶一下支持,顶一下 反对,踩一下反对,踩一下 微信微信
2#
发表于 2006-4-12 15:52:12 | 只看该作者
<>在这古道上走,路是绿的、山是绿的,一路上鸟儿的欢唱,听在耳里,也是绿的,不用说,连我们的心情,也已经是绿的了。<BR></P>
<>呵呵,听着就舒服。我也喜欢走小路,听风唱歌,还有鸟儿鸣叫。</P>
<>格子老师的厨艺就听你们说起过很很好,都没有尝过,下次我们廊桥网一班人去他那蹭饭吃,叫上季老师你~哈</P>
3#
发表于 2006-4-12 16:07:02 | 只看该作者
刚在办公室偷了个闲,打开廊桥论坛,就发现了季老师的游记!这样的心底话,真叫人喜欢。回家再顶!
4#
发表于 2006-4-12 19:47:17 | 只看该作者
<>呵呵,还没有时间仔细看,邓看了再谈感受!谢谢涛岩!</P>
5#
发表于 2006-4-12 22:52:10 | 只看该作者
呵呵今天我刚从老家回来,由于这段时间持续下雨,风景真好,到处是一片雾海,像一种人间仙竟的感觉,只惜没带上相机,呵呵不要紧过几天我还会回老家的
6#
发表于 2006-4-13 06:54:52 | 只看该作者
<>涛岩和格子的古道游记读来都异样的亲切~~</P>
7#
 楼主| 发表于 2006-4-14 10:01:55 | 只看该作者
        这些年很少出游,所以记游的东西相对就少了此些。上次有幸和格子还有大笨钟、还傻等朋友一起到了叶山,感触颇深,于是就有了这篇东西。因为常常上廊桥网,常常想着也为廊桥网做些什么,于是就把这篇东西发了上来,就当作见面礼吧,得到朋友们的鼓励,很开心,在此谢过。
8#
发表于 2006-4-14 10:19:12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涛岩</I>在2006-4-14 10:01:55的发言:</B><BR>        这些年很少出游,所以记游的东西相对就少了此些。上次有幸和格子还有大笨钟、还傻等朋友一起到了叶山,感触颇深,于是就有了这篇东西。因为常常上廊桥网,常常想着也为廊桥网做些什么,于是就把这篇东西发了上来,就当作见面礼吧,得到朋友们的鼓励,很开心,在此谢过。</DIV>
<p>[em17][em17][em17]
9#
发表于 2006-4-14 17:11:20 | 只看该作者
<>绿和红真是此行的感受。生机勃勃的、满眼都是的春色绿意和暖心窝的红酒及缘分,真是难道一股暖流,一段情谊!</P>
10#
发表于 2006-4-14 20:24:49 | 只看该作者
<>是呀,廊桥网需要的是更多的朋友~~</P>
11#
发表于 2006-4-16 00:38:09 | 只看该作者
婺源回来后我会马上配上上次的图片,刊载在廊桥首页,涛岩有更多文章的话,还可以开设你的专栏呢,希望常来啊
12#
发表于 2006-4-17 16:58:15 | 只看该作者
是啊,期待图片呢。。
13#
 楼主| 发表于 2006-4-24 17:15:45 | 只看该作者
刚刚学会贴图,于是就把那天在叶山拍的照片贴上来,水平有限,别嫌难看哈。
14#
发表于 2006-4-24 18:46:02 | 只看该作者
P P 呢?
15#
 楼主| 发表于 2006-4-25 17:09:40 | 只看该作者
<>忘了说了,我把图片加进文章里边了,呵呵。</P>
<>如果朋友有人喜欢我写的小东西,可以登陆我的博客:<a href="http://www.blogcn.com/user59/dasitaoyan/index.html" target="_blank" >http://www.blogcn.com/user59/dasitaoyan/index.html</A>。</P>

16#
发表于 2006-4-25 19:09:45 | 只看该作者
<>看到了~~</P>
17#
发表于 2006-4-26 20:25:08 | 只看该作者
不错!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