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39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老文化保护该由谁担纲 白粉墙下的“多边对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6-12 21:36:2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昔日古色古香的白粉墙老街大部分早已被现代建筑蚕食了。刘伟摄
温州网讯 本月初,曾作为泰顺县泗溪镇最大商业中心的白粉墙老街,部分老房子被当地村民自行拆除,由此引发了外界的关注。日前,记者再次走进“老街”,只见被拆除的面积并不大,而留存在历史照片中的绝大部分建筑,早就被大量新建筑挤占而名存实亡。
村民为什么要推倒自己曾经的家?残破老街到底还有没有保护的意义?由点及面去审视温州众多古村落、古建筑,谁应该成为保护主体?在白粉墙所在地,我们约请了当地村民代表、镇村干部、文保部门负责人、文保志愿者代表等,开展了一场“多边对话”,试图从白粉墙的衰败、消亡,去思考、探寻市域范围内其他古建筑、古民居的出路,努力寻找保护和发展中的平衡点。
林上宇(泗溪镇白粉墙村村委会主任)
作为白粉墙村村委会主任、温州市廊桥文化协会的一员,我深知乡土文化保护与旅游发展的重要性。但在这次白粉墙老街拆除的事情上,我还是比较尊重白粉墙村村民的做法。
从村民的角度来讲,白粉墙老街早已经被破坏。现在留存的老建筑也年久失修。一些住在这里的居民,要求改善居住现状的呼声已经有十余年,主拆的声音占了上风。与此同时,参照2014年10月版的《泰顺县泗溪镇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其中未找到与白粉墙老街相关规划设计与保护定位的提法。而在同期的《泰顺县泗溪镇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白粉墙老街主体被规划为“泗阳路”路面上,村民也希望能够借此改善当地交通状况。在这两个规划中,县文保部门并没有发表意见,甚至这条老街因历史原因也并未列入任何一级的文保单位。
周金锡(泗溪镇综合办工作人员)
文物不能仅仅停留在保护上,我们要帮助文物实现增值,这离不开市场化的运营。政府保护的同时,要注重发掘古村落特色,同时通过媒体宣传,让公众走进古建筑古民居,体验生活。在游客与村民间形成良性互动,带来旅游收益,能够做到这一步,百姓自然会自发自愿保护好自己祖宗的东西,到时候,你让他们拆,他们也舍不得,这样的成功例子很多。
邱正雄(泗溪镇常务副镇长)
白粉墙村民自行把房子拆除这件事情,我感到震惊却并不感到意外。据我所知,早在十几年前,白粉墙老街的老住民就要求把老街部分拆除、拓宽,作为道路,到了五年前,所有的老街住户对老房子不再修复,这次拆除的房子,其中有两间是新中国成立前建成的,其余都是之后建的。因为是木质结构的房子,柱子原木都已经有不同程度腐烂,房屋倾斜严重,属于高度危房,有些仅仅依靠几根柱子支撑。再加上老街前就一米宽的小路,无论对住户还是行人,都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村民要求拆除的呼声很大,镇里也一直在想办法沟通,但是保护难度不小。
泗溪是历史文化名镇,从县里到镇里,一直以来对于古建筑古文物保护都很重视,也都在努力。但泗溪镇现存的文化古迹数量众多,都靠政府单方面支持并不现实。我认为,古建筑保护主要还是在村民自身,只有让老百姓在保护过程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才能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形成一种自觉。在这个基础上政府再适当予以补助、引导,才是长期有效的保护办法。
张俊(泰顺县博物馆党委书记)
白粉墙老街是县内保留的唯一的古街区,外界质疑白粉墙老街为什么没有列入文保单位?一般来说,列入文保单位要求对象要具备艺术性和历史文化价值。像白粉墙村内的曾氏宗祠已被列入县级文保单位,而白粉墙老街属于群体建筑,两者类型不同,如果保护得当,可以考虑列入历史传统街区,但近十余年的建设性破坏,白粉墙的文保价值并不高。
由于历史原因及泰顺经济发展现状,目前散布于县内没有被列入文保单位、但具有历史文化保护价值的老街、老屋数量众多,如果都要保护起来,单靠县级财政是无能为力的,目前县里文保部门只能每年安排一部分文保单位进行修缮维护,对于没有列入的古建筑古民居,可以说是应顾不暇。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泰顺争取投入各类保护建设资金总计8000多万元,其中县级财政投入近1500万元。近年来,文保部门还先后举办“国际民居学术研讨会”“廊桥民居保护研讨会”,还请了知名院校的专家学者来泰顺,为当地的文化保护献计献策。
林伟华林春凤(白粉墙老街住户)
我们在老街住了几十年,从小看着老街上担饼又担糖的热闹景象。十几年前,文保部门告诉我们房子不能拆,却没有后续的动作。现在,房子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倾斜,其中最大倾斜有40多度,我们有改造自身居住条件的要求。因为每逢刮风下雨,我们就忙着把老人小孩安置出去。但村民几十年这样提心吊胆的生活,很少有人真正关注过。这次我们10户老街住户拆了自家老房,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可以说,我们村民在这件事情上已经很有耐心了。我们宁愿拆了后,租房子住,至少现在安全了,能睡个安心觉。政府丢下“不能拆”的一句话,我们苦了几十年,那种拆不能拆、建不能建的无助,只有老街的住户才能真正理解。
陈圣格(文保志愿者)
作为文保人士也包括普通百姓,能够多保护一片乡土,都是一件好事情。但从村民角度出发,他们首先还是要过正常的生活。就白粉墙老街来说,就算这次村民自己不拆,老屋也会自己倒下,原先鹅卵石铺就的路面,现在已经被水泥覆盖了。按我个人的看法,现在就算再保护,也已经没有多大价值。我更希望从白粉墙事件,去思考我们应该如何去保护其他的古建筑古民居。
我记得在20多年前,泰顺兴起了一股保护古建筑的热潮,政府的热情和百姓的意愿都被激发出来,当时大家都已经认识到了保护乡土文化的重要性,泰顺还成立了“古建筑文化保护委员会”。但最近几年,民间力量在弱化,政府的方向也在调整,这个问题不只是泰顺的问题。我希望各地能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成立保护发展基金,加强文化执法的力度,尤其要注重防火防盗。
乡土文化的流失让人扼腕叹息,我们不能怪政府,也不能怪百姓,因为时间是古建筑最大的敌人。当然,政府的保护要跟上流失的速度,尤其面对保存较好的古建筑古民居,还是要未雨绸缪,尽可能避免亡羊补牢的遗憾。

温州日报记者 陆剑于 郭乐燕
报道组 周海港 虞佳琳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顶一下支持,顶一下 反对,踩一下反对,踩一下 微信微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