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3525|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8月18日]台风中的新发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8-18 22:09: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今天在新仓发现了一处可能为晚唐时期的遗迹,这是一个新发现。

在参访中

被田园包围的古宅子

很幽静

三只鸭子的头……

包家的古墓

田园守望者

小憩

这么好的地方怎么能不照张像呢?

这就是新发现的可能为晚唐的遗迹,位置在刚才的古墓旁

这样的照片比较多了,但还是很有意思

想起小时候了吗?

意大利通心粉?
(吴年继    2007年8月18日摄于泰顺县新浦乡新仓村    所有权所有    肖像权属照片中的人所有)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顶一下支持,顶一下 反对,踩一下反对,踩一下 微信微信
2#
发表于 2007-8-18 22:28:35 | 只看该作者

陈圣格老师的这篇文章有助于对本次发现的研究

广度寺兴废探秘

      广度寺是泰顺境内始建年代比较早的一座寺院,历宋、元、明七百多年,但这一所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布置有序的寺院在明朝的某一年突然消失了,当今的人们只好从一片荒草丛里寻找它的踪迹。广度寺到底是怎么的规模?它是怎样消失的?这一问题一直在困扰着我。为了找出广度寺的来龙去脉,我翻阅了《包氏家乘》和《吴氏族谱》,试着从中理出一个头绪来。

      吴畦在唐天佑十四年(917),即定居库村21年之后,写了《库村肇基志》。文中说:“居(卓家庄)数岁,每夜闻钟鼓声鸣,举家异之,莫知其由。有僧踵门,自称藤萝尊者,因言佛地非世俗所居。乃命家人苏来、胡安,鉏贤鼎居其所,守耕其业。吴复东之二三里。地产奇竹,山水佳丽,即开基居之。”

      后唐同光元年(923)正月,吴畦逝于库村,同年兴建瑞峰院,宋祥符九年(1016)请额易名为广度寺。据《吴氏族谱》载,广度寺从后晋天福年间开始到宋治平年间,前后历时120多年,先后建造了方丈、浴堂、厨库、大殿、僧堂、山门、钟鼓楼、罗汉堂、地藏、庑廊,具备完善的禅寺型制。按宋制的基本布局,山门、大殿、方丈等处在纵中轴线上,僧堂、钟鼓楼、浴堂、厨库等附属建筑则附于纵中轴线东西两侧对称建造,从而形成一个规模宏大、布置有序的建筑群。(薛一泉《千年广度寺溯源》)这一规模可以从《吴氏族谱》的插图《广度寺》可以看得出。据《包氏家乘.广度寺履历》,日本太初和尚于明太祖洪武年间来过泰顺,“寄迹山交寺”,之后才离开广度寺,前往山交开创龙护寺。可见广度寺在当时还是个远近闻名的大刹,而当时也有“江心第二”之称誉。

      至于瑞峰院是那个家族舍产兴建,吴氏和包氏各有说法。据《吴氏族谱.瑞峰院畦公宗祠碑记》,是年(923)三月,其子吴彖、吴承二人在先父“夜闻钟鼓声”的地方兴建瑞峰院。“将自家田庄及西畔山木,舍充瑞院享祀之需……将四至内水田及山内所有杂木茅竹等项舍入……其田四至内一应任从院僧管掌”。该碑树立时间为后晋天福三年(938)。这样看来,瑞峰院(广度寺前身)似乎是吴氏家族独家捐产新建的。

      但据《包氏家乘》,包氏却有相反的说法。《包氏家乘.重建大宗祠序》:“余(包涵)三世祖文朴瞿公(即包全孙)舍故宅里为瑞峰精舍,奉始祖县尹公像,割亩以供岁荐,沿唐习也。” 包氏始祖包全于90岁那年写《肇迁库村自序》,说“子生于福,故名福,孙一人曰瞿”。写序的那年(837)离建瑞峰院那年(923)已经过去86年,那么包瞿“舍故宅里为瑞峰精舍”时,当为耄耋老人了。那么是否可以这样推想:在瑞峰院之前还有一个前身,即“瑞峰精舍”,为包瞿舍产兴建的?假如瑞峰精舍就是瑞峰院,那么,包家至少也是瑞峰院的舍建人,怎么可以说是吴氏独建呢?《吴谱》说,于宋祥符九年(1016)“请额易名为广度寺”。而《包谱》却说,于宋咸平元年(998)癸未岁,“赐金水匾额,改院为寺”。难道有两个广度寺不成?

      细读《广度寺履历》(记于万历元年即1573年),觉得还是比较客观的,似乎是弱者的一种呼声。文中详细记载了吴族中个别人颠倒是非的做法,以及广度寺不存的原因。现将文中涉及的主要事件复述如下:

      故事发生在明朝迨弘治间到嘉靖年间,当时佛法寝哀,主持纷纷出走,广度寺近乎荒废。因为广度寺的寺基主要是由包氏先祖捐舍的,寺院也是吴氏先祖主建的,所以显示尊贵的寺东的祠堂安放着包氏先祖包全公的遗像,而寺西的祠堂安放着吴氏先祖吴畦公的遗像,几百年来因为有唐代的记事碑文而相安无事。这时吴族一个叫吴一奇的人,趁机暗中将东西两祠堂的祖宗神像相互对调。包族就此事邀请附近的林、夏二姓评剖,都称吴家理亏,于是吴一奇又将神像改正。后来吴一奇联合吴瑦等族人赶走了寺院的僧人,欲霸占寺田归为己有,因为包族防患在先而无隙可乘。寺院没有了主持,也没有了僧人,只好将寺院木料和铜料以及寺院的田产变卖,虽然原先舍田时包多吴少,但最终定下两姓各半进行承买。吴一奇等人自揣力乏,难以承买,忿积不平,就暗中将唐代碑文中的“包”字改做“吴”字。后因对理,官老爷验出是以蜡改补,并欲行治罪。吴一奇觉得真相暴露,索性半夜里将唐代的石碑藏了起来。之后,吴一奇又想,碑文的证据是没有了,但是祠堂栋梁上的证据是藏不起来的。于是乘着夜黑,在寺院里放了一把火。可怜广度寺数百年之经营就这样因为个别人的贪心而付之一炬。

      家谱记载的东西不可不信,但也不可全信。古代族人为本族撰写家谱时,多为本族利益出发,利于本族的多有添油加醋,不利于本族的多回避抹杀,何况是牵涉到永久千秋族人生计问题的田产?《包谱》和《吴谱》皆在舍田建寺上大做自己的文章而回避了他族的功劳,其意就在此乎?令人费解的是,当时吴畦迁居库村时,包全的子孙已经在库村生活了八十多年,为什么在他的《库村肇基志》只字不提包氏?

      我对广度寺的猜想是这样的:在公元923年之前的某一年,包全的孙子包瞿舍出故宅建了瑞峰精舍,当时规模并不大,但总算顺应了夜闻钟鼓要建寺的意愿。到了公元923年,吴畦之子吴彖、吴承二人舍出田产和山林,进一步扩大了精舍的地盘,也因此将“精舍”改为“院”。之后随着两姓田产和山林的不断舍如,瑞峰院的规模在不断地扩大,又由于库村文风兴起,文人在朝廷做官的大有人在,关于该“院”为“寺”的请求也很快批复下来,于是正式改名为“广度寺”。由于包、吴两族人团结一致,经营得当,广度寺历经两宋、元、明初而成为当时东瓯的名刹。但明中叶经历了倭寇之乱之后,东瓯一带经济凋敝,寺院开始走下坡,广度寺也避免不了衰弱的命运,加上吴、包两族当中部分人人心不古,利欲熏心,最后导致广度寺的灰飞烟灭!

转自格子乡土家园http://www.blogcn.com/user18/singell/blog/6108255.html
3#
发表于 2007-8-19 09:17:40 | 只看该作者
哎!
又要让我们羡慕啦
4#
发表于 2007-8-19 09:45:27 | 只看该作者
遗迹就像阴井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