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312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构筑乡土文化的节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1-22 16:35: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构筑乡土文化的节点
2009年11月18日 09:30 作者: 一见
======================


苍南县的碗窑瓷器博物馆近日正式开馆,作为一个村级的专业性博物馆,规模不可能太大,藏品也不可能丰厚,但这些不足,并不影响博物馆的存在价值。起码它的出现有几大明显的特征值得关注:一是百姓参与的热情;二是地域的优势彰显;再者是它具有的启示意义,可以为许多地方所借鉴。

关于乡土文化和古老传承的保护问题,很多专家学者都呼吁过。本栏目此前也有过不少类似的评论。但是,很多古老建筑和乡土文化,却没有在这种呼吁与期待中停止过消亡的脚步。记得很多年前去一些偏远山区,随处能够看到古建筑点缀在青山绿水间,但是,当百姓富裕后,这些建筑却被吞噬了。百姓有自己的居住需求,光要求保护而不去解决居住问题是不现实的,只是,在保护与居住之间如何平衡,各地通常采取放任自流的方式,这就很难把一些矛盾处理好。当然,并不是所有古建筑都具有延续的必要性,这可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但以笔者的观察,出现这种人为毁损,不单单是出于居住条件的改善,而是其中还有几个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比如建筑或者说是文化内涵的区域个性不明显,从各地情况看,大同小异的共性建筑比较普遍,这种普遍性有些是传承使然,有些则是缺少挖掘,没有把亮点呈现出来。一旦这些建筑和文化趋于平庸,百姓的保护积极性也会就此丧失。如果能在这些传承中找到有别于人的个性特征,百姓的自觉还是不容置疑的。比如早些年泰顺出现的“廊桥保卫战”,就是民间自觉的结果,这次碗窑博物馆的兴建投入的120多万元,有8成来自村民集资,就很好地说明老百姓不是不知道保护的必要,只是他们会思量保护的意义究竟有多大。另外一个问题,是在保护中究竟采取什么形式,是修旧如旧的缝缝补补,还是如碗窑般另行设置归集性的场所,用一种包容的方式来呈现千百年来的文明?这个问题应该多听听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在科学性、合理性的基础上使乡土文化适得其所。

在我市,类似可供挖掘的具有个性的传统文化,其实还有不少,如瑞安的活字印刷,乐清的牌坊群,永嘉的丽水街,瓯海的三连碓等等,都经历了漫漫岁月,在乡村文化的长廊上形成节点和亮点,继而使那些似乎平淡无奇的乡土文化,因为这个节点的转换而变得熠熠生辉,只是,这些转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所以说,碗窑开了个好头,它成就了自己的特色,从而为今后古老传承的永续利用创造条件,同时,它也为我市乡土文化的保护提供了一个样板。

新闻链接:http://rb.66wz.com/system/2009/11/18/101514136.shtml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顶一下支持,顶一下1 反对,踩一下反对,踩一下 微信微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