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363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宁化廊桥,跨越岁月的传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1-16 22:07:0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福建宁化水茜溪流为闽江源之支流,境内有水茜、张坊、上谢、高潭陂、庙前5座风雨廊桥,溪流之上横跨着一座座古风雨廊桥,放眼观之,就像一幅由雄峰、赤壁、碧水、丹山、廊桥组成的水墨丹青画。

俞祥波/文 张瑞兰/图

  廊桥,宁化本地人又称“屋桥”,是指在桥面上构架屋式建筑的桥梁。见过廊桥的人,莫不感叹它是桥梁与房屋的珠联璧合。中国廊桥有2000多年的建造历史,兴起于秦汉,繁荣于唐宋,鼎盛于明清。现在,廊桥依然横跨在中国大大小小的河流上,展现它的坚强实用美观和迥异于钢筋水泥桥梁的气质。

  宁化多廊桥。水茜乡的藩维桥、蛟潭桥,石壁镇的维藩桥、溪背屋桥,曹坊乡的温孙桥,还有淮土乡、安远乡、中沙乡……四方的乡镇村庄,或宽或窄的河流,都能寻觅到或大或小的廊桥,总数当在二十多座。

  一段活着的历史

  宁化的廊桥有不少是有年头的,它们,不需要放入博物馆,本身就是一段活着的历史。在宁化现存的廊桥中,以水茜的藩维桥和曹坊的温孙桥最为古老。

  藩维桥,四孔桥墩,桥身上施榱栋,建楹植式屋桥,翘檐青瓦。桥长约50多米,桥宽5米。据当地乡民介绍,藩维桥始建于明代(一说为清代),距今已有五六百年的历史,这桥遭受过水灾、火灾,但都是当地乡人自发募资修复,至今仍然雄姿傲人、古韵悠长、桥体坚固。

  温孙桥,又称神仙桥、解放桥。建于明代,至今有四五百年历史。桥全长80余米,宽约6米,桥基墩为船型石墩,其他部分均为木头做成,墩由十层圆木经纬排列搭成,桥面为土质,上覆鹅卵石,桥面为廊式木质结构,桥廊一侧中间内设神龛,两侧做有供行人休息的坐板。此桥几经修复,解放后由政府拨款修复并改名“解放桥”。2011年,该桥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通过“宁化在线”联合商家组织募捐等多种方式筹款,进行再次修缮,

  石壁的维藩桥,根据资料,在清雍正13年 (1735年)之前就有。该桥“文革”时期遭到破坏,后根据原貌重建。

  走进廊桥,看着那上百年的柱子、屋椽,踩着无数双脚踏过的鹅卵石路,感受到的客家先民筚路蓝缕创业的艰辛。

  温孙桥,据当地百姓说,是泰宁、建宁、宁化通往长汀的“盐米”古道必经之桥,上世纪60年代以前这里很热闹,商贾来来往往,闽西北的茶、木、山货,宁化的玉扣纸、大米等通往长汀,转水运往漳、泉、厦等闽南地方。想想吧,在桥上驻足,是否听得见挑夫负重的脚步声和歇息时的玩笑声,闻到那茶叶的清香……

  有的廊桥,还见证了红色革命历史。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朱德率领工农红军跨过蛟潭桥,进入安寨村,领导群众闹革命、打土豪、分田地。离桥不远的棠地村发生过河下塅战斗,红军腹背受敌,伤亡100余人,被俘60余人……


  一肩现世的担当

  无论风霜雪雨,无论物换星移,廊桥固执而倔强地连通在河流两岸,以一种稳定、温暖的姿态告诉人们自己的存在和现世的担当挑夫走卒,单车铃铃,摩托突突,都能承载。

  廊桥,大的,譬如水茜的藩维桥,曹坊的温孙桥,扼守要津,成为走通河流两岸的重要桥梁。再如石壁溪背村和水茜庙前村的屋桥,沟通了两边的田地,让农人能挑上担子往来耕作。更多的廊桥,则是村子通往外部世界的通道。

  宁化大多数廊桥,中间都设有一神龛。每到逢年过节,或者有些特别的日子,人们就要到前面点香朝拜。与其说是迷信,不如说是一种文化敬仰,一种对自然的敬畏,对祖宗及其造桥发展生产、捐钱行善传统的一种追思。

  许多廊桥既是桥梁,又是商铺,还是人们休闲散步的好去处。

一截悠然的时光

  宁化客家廊桥,是一种生活,那里,俨然是一个世界。

  廊桥是小孩的天堂。他们在这里游戏,跳格子,玩过家家,爬上爬下,看过往行人的千姿百态,或者干脆躺在供行人休息的坐板上,遐想山外边的景象,或长大成人后的情境。风雨不忧愁。

  廊桥还是情侣的温暖港湾。要是下雨,雨点打落在屋瓦上,情侣在桥上或携手,或坐立,情意两心知。恪守秘密的廊桥,就在雨中默然祝福。

  有的廊桥,还有圩日节日的狂欢。水茜的藩维桥,每逢圩日,桥上猪肉摊、衣服摊、山货特产摊点,一一在列。夏不当阳,冬不落雪,无论刮风下雨,买卖双方均无惧天气变化。于是,卖的吆喝,买的询问,卖的出价,买的还价,成交!皆大欢喜。
石壁的维藩桥与现在的客家祖地、德润亭、红军医院纪念馆连成一个整体,坐在桥上的木椅上,就能看到客家祖地祭祀广场那阔大的英姿和公祠雄伟的牌楼。

  无论身居哪座宁化客家廊桥,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中,在宁静与喧嚣的交替中,都能感受到一份沉静与安然,都可以享受到一截悠然的时光。

  链接:水茜风雨桥

  宁化水茜溪流为闽江源之支流,境内有水茜、张坊、上谢、高潭陂、庙前5座风雨廊桥,溪流之上横跨着一座座古风雨廊桥,放眼观之,就像一幅由雄峰、赤壁、碧水、丹山、廊桥组成的水墨丹青画。


该贴已经同步到 大笨钟的微博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顶一下支持,顶一下 反对,踩一下反对,踩一下 微信微信
2#
发表于 2012-11-16 22:19:42 | 只看该作者
@宁化人 @鬼叔中 说宁化咯!\n\n 来自 颍川陈 的新浪微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