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2469|回复: 0

我的美丽乡园泰顺之乡土人物速写:一身“土”气制陶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17 21:43: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身土气泥成陶,偻背赤脚损老腰。”走进大安制陶人林允宣老伯的家,这是如今已81岁还在勤劳干活的他给我的第一印象。他的新房子就在公路边,是一座两层高的粗坯砖房,没有任何修饰,家徒四壁简陋无比,甚至连锅灶都是简单的搭建在屋子边的田地上。除了到处堆放起来的陶制成品和半成品,就没有其它更像样的东西了。
  凌乱破旧的床,可以看出缺少家庭主妇打理的老人,生活环境是非常的无序的。只有制陶烧窑才是这个老人生活的全部。
    在泰顺农村,像林老伯这种年龄的老人,几乎很少有会讲普通话的。让我欣喜的是这对他完全没有问题,1956年,家境贫寒的他在22岁时当了3年兵的经历,让他学会了普通话,这也是他人生里少有的得意之事。
    打开话匣子,才知道他其实个非常健谈的人,虽然因为高龄有点气喘的毛病,说话略显吃力,但是表达能力还是很清晰有条理的。林老伯服兵役结束后,先后在福建的霞浦、寿宁、福鼎、等地学习和制作陶器,这一干就是二十来年,直到五十多岁才回到泰顺大安老家从事制陶手艺。他说自己不种田,专门靠烧陶器赚取生活来源。看他做陶坯时几乎都是一人,问他是否有入门徒弟,才知几十年前有过一个,后来因事故不幸去世,说起来老人至今还是惋惜。
    在他二楼卧室的房间里,也摆放着很多待烧制的陶坯,然而我却有了其它意外的发现。一把早已蒙灰的旧二胡,被随意的放在一个陶罐里。询问之下,才知他曾经跟上洪的一个师傅学过拉二胡,学的是京腔。在闲余时间里,周边如果有白事或者其它民俗活动需要民乐,他和师傅等组成的民间乐队,常被请去演奏,以此可以多些糊口的收入。虽然他说现在很多年没拉过二胡了,但在我近乎强人所难的请求下,林老伯还是拿过二胡调教了下胡弦,为我演奏起来。拉着拉着就唱起京腔来了,原来还是非常有水平的。虽然我对京腔一窍不通,但听着舒服也不禁随着二胡音乐摇头晃脑起来。聊起二胡和京调,林老伯也是侃侃而谈非常有见地,可见当初他学的也是相当认真的。
    话题转回制陶烧陶,也是让人长了不少见识。原先陶泥大安本地也是有的,现在则部分来源于南院和福鼎等地。陶泥对细腻度、粘度、柔软度等都有一定的要求,上好的陶泥才能烧出好的陶品来。要不然,陶罐用不了几年就会漏裂或者容易使存放的食品变质等。林老伯烧制的陶罐,都是基于生活用品方面的功能,比如盐罐、金罐(即骨灰罐)、腌菜罐、盆罐、米缸等等,重在实用功能且在周边受群众欢迎。不像那些艺术品摆件,所以第一眼看似乎都是略显粗糙的。其实在制坯、上釉和烧制过程又是相当讲究,上好的坯泥、细腻的釉、烧制还要选择晴好天气经过昼夜二十几个小时加温火烧,最后封窑出窑才算完工。上半年制陶坯上釉,到十至十二月烧窑,一般他会请三个当地的帮工一起同时完成烧窑这项最重要的步骤。他还告诉我,能制作三尺二的大酒缸才算是真正的大师傅,他因为年老体弱,无法一人搬动那么重的,所以一般最大做到两尺五。甚至还聊到江西运过来的酒缸优劣情况是如何的,可见对行业的了解是很在行的。
     寒冷的冬夜,穿不惯袜子的林老伯总是一双不能保暖的解放鞋,衣裳褴旧,佝偻的身子蹒跚走在去烧窑的路上,那情形让我觉得不免有点心酸。他说,今年烧好明年也许再烧一点点陶器,以后就不烧了。是的,看他这种年龄和身体状态,怎么能继续承受这份手艺的劳累呢。这门传统的手工艺活,在县里近乎绝迹没落,分明已让人感到正和我们的生活渐行渐远-----
   
  火石于半耕斋
   2014-12-16
1,这些乡村生活实用品,朴实无华而耐用。听林老伯说甚至福鼎和温州方向都有人慕名而来购买。




2,林老伯拉二胡的手艺同样也是出色的,能听到他演奏和唱的机会是很少了。


3,上釉的原料过滤。

4,这就是陪伴了他一辈子的窑,白天要进行堆坯、封窑等工作。
011530w5s7z3yv7sv1jcjy.jpg


5,在预留的小孔里塞进木材彻夜烧窑,最后再封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