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988|回复: 0

泰顺非遗之提线木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4-15 12:47: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提线木偶戏古称悬丝傀儡,闽南俗称嘉礼,又名线戏。是一门古老的汉族传统艺术,唐朝末年王审知入闽称王时,傀儡戏随之传入泉州。到了宋代,已在泉州民间广为流传。明代的泉州傀儡戏已脱离片断、杂技表演的“弄傀儡”形式,能够演规模宏大的历史戏了。

起源

泰顺木偶戏已有800多年历史,和泰顺廊桥、古民居一样,赢得了世人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青睐,如今已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福建省重要的汉族历史文化遗产之一。作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和文化娱乐项目,泰顺县提线木偶戏在现代社会和人民群众中具有极强的影响力。泰顺木偶戏源于宋代,盛于明清,后来有了“木偶戏之乡”的美誉。泰顺木偶艺人演技高超,引人入胜;演出遍及闽东、浙南一带农村集镇,并且出访过美国、日本等。至今泰顺的民间木偶戏班仍有30多个,艺术风采依旧,随时随地唱响村村落落。一般泰顺民间提线木偶戏班由7至10人组成,演员都是农民,道具轻便简单,农忙种田,农闲演木偶。不少戏班一年要演上100场次。据了解,在我国各类木偶戏中,提线木偶是唯一拥有自己剧种音乐“傀儡调”的木偶戏种。“傀儡调”声腔刚健质朴、粗犷高亢,至今仍保留着300多个曲牌的旋律曲调。提线木偶形象完整,制作精美,尤其是木偶头的雕刻与粉彩工艺,独具匠心、巧夺天工。提线木偶表演难度较大,每个木偶形象都设置有16条至30余条纤细的提线。历代艺人凭借精湛的传统线规和娴熟的表演技巧,创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角色,体现了提线木偶细腻逼真、生动传神的艺术特色。

传入

泰顺木偶戏源于何时,现无证可考,比较共同的,切合实际的观点是宋未,至今600多年历史。在《泰顺县志》、《分疆录》对泰顺历史是这样具体记述的:唐未“前后入山著籍者凡十八大姓,……开山立业至今八九百年,子孙尚多聚族而居,自宋以后生齿日繁,文物渐盛,科甲肇兴,人才辈出,至南渡之盛,山中土著遂多为瑞平世家巨族……”。宋朝,泰顺的文风鼎盛,人才辈出,使得木偶戏传入泰顺成为可能。与此同时,宋末元初的战乱,南宋杭州文人、艺人纷纷逃往浙南山区避难,把木偶戏这种艺术带入山区,则成为泰顺木偶戏可能产生于宋末的外在动因。

特色

提线木偶古称“悬丝傀儡”,由木偶头、腹笼(竹制,俗称蔑笼、蔑篓)、四肢、线牌头(俗称琵琶头)等组成,高约2尺左右。木偶头用樟木或其它纹质较细腻的杂木雕刻而成的,特制木偶头内设机关,通过丝线控制,使眼、鼻、口、舌活动。木偶头脖子部分上尖下细,由两根线与腹笼相连。腹笼用竹蔑编织而成,胸部、臀部稍大,腰部稍细。手用木料雕刻,右手为活动手,其掌指关节与腕关节通过线控活动,可做执剑、挥刀、持杯、把盏等动作。脚有“靴脚”和“旦脚”之分,从前均用木制,以后又让木脚套上鞋靴,更显逼真。“旦脚”从前用小脚,五、六十年代改为普通女脚。线牌头用竹制,前半部长5寸,宽2,2,后半部长5寸,宽0.3寸,中间有竹枝挂钩。制作木偶先用丝绳将四肢与腹笼相连,再用青黑色丝线上端连接线牌头,下端连接身首四肢。丝线根数多少不一,视角色动作需要而定,基本线通常为10根,头部2根,背部1根,左手2根,右手3根。亦有多达三十余根者,用于要进行特技表演的木偶。如丑角小和尚,头部2根,背部直根,前胸1根,肩部2根,臀部2根,上肢8根,下肢6根,共22根。提线木偶头部2根线和背部1根线非常重要,3根线将木偶头与腹笼连成一个整体,既能使木偶稳定,保持平衡,又可操纵木偶,使木偶能作前后俯仰、左右摆动等动作。提线木偶以其独特的完美形象,细腻传神的表演技艺,博得广大观众的赞赏。

制作

木偶戏演出是通过表演者对木偶进行幕后操纵而达到演出效果的,其主要道具就是木偶人,此外还有木偶人所用的各种器具(如杯、壶、刀、枪、剑、戟等)和一些飞禽走兽(如龙、蛇、狮、虎等)。

木偶人制作分下面五个部分:

(1)雕刻木偶头、木偶手脚。

(2)制作线牌头,编制腹笼。

(3)制作服装。

(4)制作头盔、纱帽。

(5)制作其他道具。

提线木偶制作以木偶头雕刻最为讲究。木偶头雕刻是一门艺术性、技术性要求较高的工艺。明清木偶头多由专业雕刻艺人制作,后来有表演者兼雕刻木偶头的艺人或雕刻木偶头兼表演木偶的艺人。例如,我县清未民初著名木偶头雕刻艺人林圣传先生和林匡猛先生就不但长于木偶头雕刻,还是前台(提线)或后台(吹打乐队)的好手。

木偶头大多用纹质细腻的香樟木刻制,其工艺流程是:

(1)打粗坯:根据木偶头长短需要取料,劈四方,定中心,找三角,修圆形。

(2)修细坯。

(3)磨光,打底,刷底色。

(4)上彩,开相。

木偶头的上色,自明清直到民国时期均采用民间传统粉彩技术。这套粉彩技术与民间彩塑技法同源,非常讲究原料的选配,工艺也十分精细。例如,选料时,白色要用回铅,红色要用朱砂,胶料要用广胶,上光要用川蜡。操作时,刷三层底地就要裱一次棉纸,底地刷九层,棉纸裱三次,每裱一次棉纸就要用雕塑刀水磨—次。打底地的原料用的是当地的高岭土或黄泥、白泥,泥料通过水飞,调入一定的胶液制成。底地打好后,刷白色或肉色五至六层,再染上胭脂(民间俗称皮里红),这道工艺难度颇大,搞得不好,将会前功尽弃。开相就是在上过彩的木偶头上用上等的松烟墨研磨画双眼和两道眉毛。别看只是简单几笔,所谓形神兼备、眉目传神,全在这数笔之中,没有深厚的功底绝不敢轻易动手。

人们一致公认,我县著名木偶雕刻艺人林圣传雕刻的木偶头经我县民间美术家陶大眉先生粉彩后显得特别传神。粉彩的最后一道工艺是上蜡,又称刷蜡、上光。上光后,给木偶头上彩、化妆的工艺(俗称裱头子)就算完成了。五十年代后期,木偶头的化妆、上彩已大部分改用油漆材料。油漆彩比粉彩简便,舞台效果也更好。为适应现代舞台灯光效果,经多年实践,艺人们对漆料进行特殊配制,木偶头的化妆效果更上一层楼。不过,粉彩木偶头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其功亦不可没,因为,粉彩木偶头可经百年而不变色,具有收藏价值。木偶头雕刻与其他木雕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木偶戏演出的道具,要为演出服务,应尽量使操作者便于操纵,雕刻时就要随机化裁,不入窠臼。例如,为使头部能灵活转动,木偶头的颈部要刻成上粗下细的圆锥形;为便于提线,木偶头的后脑部要有意削成稍微扁平等等。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泰顺木偶的造型尤其是木偶头雕刻与外地比较,更注重舞台形象和演出效果。装线是提线木偶制作中的重要一环,布线是否合理与演出的成败有很大的关系。一般来说,特殊的动作,特殊的设置,装线均要由操纵者亲自动手。

因为各人有各人的习惯,师承也不尽相同,线的长短、位置各有不同。泰顺木偶戏班对木偶人物的设置,一般分文堂8身,(五色袍6身,分黄、红、蓝、绿、白黑,红官、蓝官2身),武堂7身(五色靠5身,白、红战袍2身),七生、八旦重5身,师爷(俗称王乞老)1身,陈静姑娘娘1身,其它8身(院门、家院、短打等),共40身。其它特定人物(如孙悟空、猪八戒等)不计在内。一般40身谓一堂木偶。一堂木偶要配备40—60个木偶头:祖师爷2个(一个是专作供奉用的田公元帅,一个是参加演出的王乞老),老头重个(王乞老和老头嘴眼活动),童子1个,文华脸(俗称奸臣脸)1个,武大花重个(眼舌活动),丑角(文丑、小丑、武丑、女丑等)5个,旦角(小旦、花旦、青衣旦、老旦、女童等)9个,生角(文生、老生、武生等)20个。其它特定人物多少各有不同,如演“火焰山”就要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牛魔王、龙王等。明清时期对花脸人物均要刻制,如关羽、包公、奎星等,后来有用:纸面具画上各种花脸脸谱的,俗称“面壳”。木偶的服装需刺绣的大部分由专门的戏剧服装刺绣艺人承制泰顺线牌头与浙南其他地区、闽东地区相同,挂钩向后,用竹料制成与线牌固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