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98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世界遗产] 南京云锦织造技艺 2009.10.6 云锦申遗成功 专家:要让普通百姓穿得起送得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9-25 17:50: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南京云锦申遗将见分晓 "万寿中华"被大会堂收藏
2009年09月25日  扬子晚报  蔡震
===========================


申请“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条路,云锦人走了8年。今年,南京云锦再次踏上了冲刺之路,并于5月中旬顺利通过了二审。9月28日至10月2日在阿联酋阿布扎比召开的世界遗产大会上,将从100余项候选遗产中选出入围《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最新项目。云锦能否申报成功,届时将见分晓。就在这一时刻,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集中了云锦人50年智慧的创新之作《万寿中华》被北京人民大会堂收藏。

沙发套:云锦人自豪50年

昨日,在南京云锦研究所四楼大厅里,王宝林所长和《万寿中华》设计者郭俊艺术总监手捧证书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你看,收藏证书上的编号是第70号,说明人民大会堂之前就收藏了69件,不容易啊!”王所长的话里充满了自豪。郭俊说,8月3日下机,13日就赶送北京,“当时我们心中都没谱,在大会堂一个大厅里,我们把《万寿中华》展现出来时,专家们被震惊了,他们说在国内外从未见过如此尺幅的云锦,都用‘精美绝伦’来形容”。近日,终于等来具有重大意义的收藏证书。郭俊一行在专家带领下还参观了大会堂江苏厅,50年前新中国10年大庆时,刚刚落成的人民大会堂江苏厅沙发套就是用的云锦,“这让云锦人荣耀了50年”。

求突破:将创造八手联弹

郭俊风趣地说:“蚕被发现吐丝后,中国人发明了丝织工艺,制作成衣服,外国人看了很吃惊,来偷我们的蚕蛹,放在帽子里带出去,但他们偷不走我们的传统手艺。云锦的挑花技术十分神奇,‘七个范子,八个障子’就能把杂乱无章的线,理得井井有条,‘七上八下’的成语就是出自云锦。”

《万寿中华》浓缩了历代云锦工艺的各种表现手法,国内外各大博物馆收藏的云锦都无法与之相比。有秘诀?他解释说:“因为历史上从没有织造过这么大的云锦,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是云锦进入现代装饰的一次大胆尝试。幅长3米,宽1.5米的《万寿中华》突破了极限,1700年来惯用的一人木机,变成了‘四手联弹’,将来还会有‘八手联弹’。”记者被郭大师自信的话所感染,他透露说,3米宽的云锦作品,不久也将会成为现实。

申遗路:云锦人走了8年

“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作为独立申报项目,经过1月份初审,5月份的二审,最终能否取得成功,令人期待。申遗结果将于9月28日至10月2日间揭晓。王所长对此充满信心:“进入2008年,评选规则有了很大变化,两年一评改为一年一评,申报项目数量也不再受限制。5月通过二审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提交大会的审议报告草稿传给我们,征求了我们的意见,我很有信心。”据悉,南京金陵刻经处与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和四川德格印经院三地捆绑为“中国雕版印刷技艺”联合进行了申报。此次参加竞争的有35个国家的111项候选遗产。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顶一下支持,顶一下 反对,踩一下反对,踩一下 微信微信
2#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3 18:15:50 | 只看该作者

2009.9.30 南京云锦申报世界非遗成功 为60周年庆锦上添花

南京云锦申报世界非遗成功 为60周年庆锦上添花
龙虎网 2009-9-30
=========================================


2009年9月30日,从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传来消息,在此间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会议决定:中国南京云锦织造技艺、南京金陵刻经成功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南京云锦已经有近1600年的历史,是中国织锦技艺最高水平的代表,体现着中国七千年的蚕桑文明。她的创造过程始终与中华文明历史进程紧密联系在一起,显示了人类在思想和实践上所能达到的智慧高度,其技艺之一“挑花结本”中的二进制工作原理,就是现代计算机的鼻祖。

《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所有项目都是在经过非政府的专业委员会初审、二审后的基础上进入终评的,但最后的终极评审,必须超越所有的艺术技能判断,而注重其文化对于人类的终极价值,这个价值取向无疑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南京云锦、南京金陵刻经申报世界“非遗”成功,是南京人民向建国60周年大庆敬献的一份厚礼,在举国欢庆的大喜日子里,无疑是锦上添花,喜上加喜。

南京云锦、南京金陵刻经申报世界“非遗”成功,是中华民族的荣耀,是南京人民的荣耀,是南京这座世界历史文化名城的荣耀。

南京史称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历尽沧桑,也阅尽繁华,灿若云霞的南京云锦在这座城市演绎了最为华彩的篇章。元、明、清三朝均在南京设有官办织局,专为皇室织造云锦,鼎盛时城内有织机3万余台,以此和相关产业为生的人员多达20余万,成为南京的支柱型产业。中国最伟大的小说《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就是在江宁织造府中获得了丰厚的创作源泉和文学滋养。

随着20世纪初清王朝的覆灭,南京云锦业失去了最大的消费群体,云锦行业落入低谷,以致濒临失传。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各级政府对南京云锦极为重视。南京市人民政府文化处(市文化局前身)为了抢救濒临消亡的南京云锦,于1954年6月成立了“云锦研究工作组”。

1956年10月,周恩来总理指示:“一定要南京的同志把云锦工艺继承下来,发扬光大。”1957年,江苏省政府批准建立了“南京市云锦研究所”,这是新中国的第一家工艺美术类研究所。从此,南京市云锦研究所作为全国惟一的云锦专业研究机构,承担着云锦传承和保护的历史重任。

2002年、2004年及2008年,在申遗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南京云锦先后三次向申遗冲刺。三次均被我国列为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预备清单项目,2005年成功列入我国《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30日,终于修成正果,成功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作为具体承担申报任务的南京云锦研究所,在南京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的领导和具体支持下,在长达8年的漫漫申遗之路上,励精图治,坚持不懈,愈战愈勇,终于心诚所致金石为开。

南京金陵刻经项目与其他同类项目联名申报世界“非遗”,此次亦获成功,同时为南京文化增光添彩。

现在,南京云锦和南京金陵刻经申报世界“非遗”成功,必将更进一步地推动云锦技艺及金陵刻经的保护和传承,促进南京云锦、南京金陵刻经和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为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及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3#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4 20:05:13 | 只看该作者

2009.10.6 云锦申遗成功 专家:要让普通百姓穿得起送得起

云锦申遗成功 专家:要让普通百姓穿得起送得起  
2009年10月06日 现代快报 钟晓敏
=======================================


南京云锦走过了8年漫长申遗路,终于圆梦“世遗”!喜讯传来,“云锦国师”金文久久不能平静,这一天他盼了太久。

“申遗成功如何传承?”金文认为,云锦不该只陈列在博物馆,还要突破“礼品”的概念,走入寻常百姓的生活,只有这样申遗才更有意义!

昨天,他还给记者展示了一幅他为国庆60周年专织的《彩旗飘飘,十二生肖》,庆祝祖国60岁生日,也祝福全国人民节日快乐。

他受命复制国宝,制作建国后第一件龙袍

金文与云锦结缘,得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当时,云锦日见凋零,国家决定恢复云锦生产。从小喜欢绘画,有一定美术功底的金文,被选入南京云锦研究所,成了云锦车间的操作工。

当时,云锦车间流传这么一句口头禅,“前世打爹骂娘,后世投进机房。冬天不得烤火,夏天不能乘凉。”意思是,织云锦太辛苦了。

与他一起下车间的10位师兄弟,干了没多久就先后转行了。唯有金文甘于寂寞,他放弃了一切诱惑,孜孜以求,在云锦创作与古代丝织工艺研究领域探寻了30多年。

最能反映云锦高超绝技的是帝王龙袍的制作,而金文便是新中国第一位龙袍制作者。

定陵文物出土,其中最华贵的明万历皇帝朱翊钧的“织金妆花柿蒂直袖龙栏四合如意云纹袍”和“织金孔雀羽四团龙无极灵芝纹纱袍”由于埋在地下几百年,掘出之后,见光迅速炭化,不能展出。

国家科委将复制任务列入国家科研项目下达给南京云锦研究所,所里则将袍料的织造任务交给了金文。

小山包上呐喊几声后,他找到改造织机的办法

那是1978年的冬天。接受任务后,27岁的他才掂出它的分量,他失眠了。这种在蚕丝绞纱织物上,用昂贵的孔雀羽线、真金丝线和各种彩色丝线交织的复杂纹样图案的织锦技艺,早在明代后期就已失传。现代的云锦艺人谁也没织过妆花纱,更不知道如何在纱底起花妆彩织金,且连织机也早已荡然无存。

拼装出一台织机成了当务之急。云锦所派人踏着泥泞访遍了民间,终于找到了一位解放前曾经织过素纱的老艺人薛师傅。这位解放后已改做木匠的老艺人苦思冥想,终于同金文一道拼成了一台织素纱的小提花楼织机。尽管它对整幅的妆花纱无能为力,可毕竟能启发艺人的思维!

研制改造织机的工作在江宁县向阳大队进行。不过,一个月过去了,金文始终盯着木机发愣,改造织机没有丝毫进展。

“啊——啊——”他爬上村边的小山包,对着空旷的夜歇斯底里地大喊。神奇了,喊一喊,烦恼苦闷竟都一股脑儿地冲了出来,心情舒畅多了。忽地,一个新的改造织机的想法蹦了出来,他赶快跑回木机房,干了起来。

一年后,木机终于研制出来了。身材魁梧、大手大脚的金文坐在织机前,像换了个人似的,变得心灵手巧,妙指如花,一招一式都带着古朴的韵味。试织了一匹4米长的珍珠纱,质量完好!

与此同时,所里设计室的全班人马多次上北京,驻扎在定陵,对龙袍料的质地、图案、色彩及工艺特点进行分析、临摹和研究,日以继夜地描摹了48天,终于完成了袍料的临摹稿,记下了精确的数据。

一切准备就绪,更加艰难的日子来到了。龙袍料是古今罕见的大型“织成”,它按照领、袖、衣襟、前后正身、膝栏等部件及相应的图文整幅设计,从头到尾,花纹不同,裁下缝接成龙袍无一多余,要求金彩衔接、花纹合一。织造工艺堪称传统丝织技术的顶峰,浩大的工程使金文担忧。

五丈三尺的袍料,用线12万多根,不能有一线之差,金文面对的是织物的背面,看不见正面的织造效果,只能等到同幅面料织完,才能反过来看,倘有一丝差错则可能前功尽弃。素有“一寸妆花一寸金”的说法,一件织成,工本巨大,岂敢有闪念之差?他全神贯注,手足并举,所有的纹样、色彩都烂熟于心。

睡在织机旁,日以继夜织龙袍

在这原始的木机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永远重复那么几个单调的动作,一天下来,织不过百梭,长不足几寸。五丈之遥,要织到哪一天?云锦所破例给他开了绿灯,给他一个电饭煲,让他在所里烧饭,吃上热乎乎的饭菜。

袍料纬密控制不准,南京博物院得知后,破例为他打开锦库,热情地拿出清代的龙袍供他参考,使他从中悟出了古代织物控制纹样的依据。他把床支在木机旁,日以继夜地干了起来。

1983年10月,又是一个金秋。皇帝龙袍料织成了,云锦研究所沸腾起来,人们奔走相告,失传了300多年的龙袍织锦这朵奇葩,终于在他的祖籍南京开放了!

展开龙袍料,在绛红色薄如蝉翼的底料上织有17条五彩金龙,迎光望去,恰似一片红光缭绕的彩云,近处细看,闪烁着精细的灵芝样花纹。金翠交辉,富丽堂皇,高贵典雅,龙恍若在万道霞光中吞云戏水。

新作“十二生肖”为祖国庆生

为了庆祝新中国60华诞,今年初金文就在构思他的新作品了。最近,一幅耗时大半年的“织成”——《彩旗飘飘,十二生肖》新鲜出炉了。

记者看到,这幅织成上一共有12面彩旗,每面彩旗上对应一个动感十足的生肖。金文解释,每一个中国人都有一个生肖属相,十二生肖代表的是“全国人民”,动感十足有“奋进”之意,彩旗指的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

“新中国60岁生日,我们全国13亿人民围绕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面伟大旗帜下,奋力拼搏!”金文诠释了这幅作品的寓意。

“在几千年的历史传承与发展过程中,生肖还被赋予了深刻的价值观念和人文思想,生肖在不知不觉中演化为每个人的吉祥物,而且已经成为一种底蕴非常深厚的文化。”金文说,十二生肖云锦图上各种纹样都是有寓意的,代表了他对大家的一种祝福。

“你仔细看一看,鼠图上的纹样,头上是石榴代表多子多福,脚下踩的葫芦意为福禄双至……”金文一一向记者解释, “牛图上的纹样是希望大家牛气冲天 ,力转乾坤;虎图上的纹样是祝福大家虎虎生风,大富大贵;兔图上的纹样有突飞猛进、一展宏图之意;龙图上的纹样有蛟龙出海,一飞冲天之意;蛇图上的纹样有腾蛇乘雾,八面玲珑之意;马图上的纹样寓意天马行空, 鹏程万里;羊图上的纹样寓意三阳开泰, 吉祥如意;猴图上纹样寓意辈辈封猴, 地久天长;鸡图上的纹样寓意官上加官,百事大吉;狗图上的纹样寓意玉犬临门 ,福寿双全。猪图上的纹样寓意富裕百财,五谷丰登。”

云锦应该走进百姓生活

云锦从来都不是皇家独享的!申遗成功之后,金文认为云锦应该多开发新品种,走进寻常百姓的生活中。

然而,现在的云锦与百姓之间距离太远!“大部分都是旅游纪念品和展览品。”金文介绍,有一位外地游客来南京,慕名想购买云锦产品,但走遍南京城,只在夫子庙看到几十元钱的粗劣云锦仿制品,万不得已到南京博物院云锦陈列馆,才一偿夙愿。

云锦为什么与老百姓有距离呢?金文表示,真正意义上的云锦必须用手工制作,制作的重要原料金丝是用纯金制成的,每卷价格超过3000元。“这样一来,分摊到巴掌大的云锦上的成本就要上百元。如果做成云锦衣服或者更大的旅游纪念品,那价格就非常高了。”

云锦产品不能通过提高生产效率使价格降低。如果要卖低价必然会以牺牲质量为代价。金文表示,这是云锦产业迈不进老百姓家门的一大困惑。

2007年5月24日,台湾首富郭台铭之女郭晓玲与女婿曹斯杰身穿“云锦情侣装”出席婚宴,显得传统又现代。“出阁富家女,云锦做嫁衣”,成为台湾媒体报道的亮点。这云锦嫁衣的制作者就是金文!“用云锦制作婚纱和礼服也是很有意义的!”金文认为,云锦服装价格居高不下,普通老百姓即使非常喜欢云锦的高贵华丽,但是因为价格的原因也只能望而却步。云锦市场可以推出一些稍微低端的云锦服装,使得印花面积小一点,对金丝等贵重金属材料控制一些,成本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