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286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屏南县积极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7-13 21:31: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宁德网消息 (屏南记者站 陆和寿) 近年来,屏南县为抢救保护民间传统技艺,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民间艺人带徒授艺,推动行业技艺传承创新。目前,该县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3位,省级传承人20位,市级传承人22位,县级传承人33位,使一批濒临灭绝的传统技艺后继有人,重现光彩。
  非遗项目 丰富多彩
  1987年9月,省文物考古队在屏南考古发现15处商周文化遗址,揭示了3000多年前屏南就有人类活动的历史。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使山区小县钟灵毓秀,名人辈出,并存在着众多的民间文化,它们历经传承,带给一代又一代人丰富的精神享受。
  2002年初,屏南县在全市率先开展了大规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文化工作者踏遍乡野,查访记录那些宝贵的文化遗产。经过持续7年的艰辛工作,该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普查取得阶段性成果,共收集非遗线索4566条,调查项目1235个,收集文字资料260多万字,录音60多小时,录像170多小时,收到民间作品、实物202件。成果之丰硕,令省市非遗部门领导专家赞叹不已。
  名录体系 日渐完善
  在普查的基础上,该县积极组织开展国家、省、市和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工作,使多项非遗进入各级别名录。
  截至目前,该县已拥有四平戏、平讲戏、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双溪铁枝传统表演技艺4项国家级代表作名录项目。其中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于去年10月1日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寿山乱弹戏、熙岭杖头木偶戏、甘国宝传说故事等9项省级非遗名录项目;双溪元宵灯会、红曲制作与黄酒酿造技艺等10项市级非遗名录项目;双溪鼓亭音乐、屏南歌谣等40项县级非遗项目。该县基本形成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保护体系。2009年,该县被文化部授予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传统戏曲)和“全国文化遗产日奖”。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顶一下支持,顶一下 反对,踩一下反对,踩一下 微信微信
2#
 楼主| 发表于 2010-7-13 21:31:45 | 只看该作者
民俗活动 蓬勃开展
  民俗文化搭台唱戏,为屏南旅游文化平添了一抹亮色。位于白水洋畔的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双溪,自2005年开始,已接连举办六届元宵灯会,四届城隍文化节,让回乡省亲观光的港澳台侨胞大饱眼福;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漈下村,从2006年开始接连举办了四届甘国宝武术文化节,让众多传统武术爱好者如痴如醉;省级历史文化名村漈头村利用齐天大圣诞辰日举办民俗文化节,让四邻八乡观众津津乐道;此外,小梨洋村举办观音民俗文化节,棠口村举行林公祭祀活动,贵溪村举办龙王节……全县有近百个村庄举办各自不同的民俗活动,纷呈异彩,常年不断。他们推陈出新,赋予传统民俗活动新的内容,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营造了浓厚的社会舆论氛围,同时,极大地丰富了白水洋旅游的文化内涵。
  搭建平台 加大投入
  屏南县注重传统技艺培训基地、传习所及民间传承协会的建设,为挖掘、传承、保护和展示该县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崭新的平台。该县现有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四平戏、平讲戏、乱弹戏、民间武术、民间布艺等培训基地12个,传习所1个,传承协会3个。这些传承单位除集中办班外,还依托学校开设地方戏曲、民间技艺、传统武术等课程,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教材、进校园、进社区;该县利用节庆与文化节活动,请老艺人传授民间技艺和传统文化,使民间文化遗产与技艺活态传承、薪传不止。该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黄春财,通过5年时间的传带培养,现有2个徒弟掌握了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最近,“东南第一险桥”———百祥桥由黄春财2位徒弟担任主绳开始重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陈秀雨则依托屏南职业中专办班,28名学员将于今年7月毕业,将为屏南四平戏业余剧团输入新鲜血液。
  同时,屏南县还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几年来,用于非遗保护、研究、传承的资金达200多万元,对非遗保护、传承成绩突出的民间艺人、工作者给予表彰、奖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