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3264|回复: 0

“姊妹廊桥” 旧貌换新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2-27 22:37: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安县全面维修元代珍贵历史文物

2011022708004150633.jpg   在安县晓坝镇五福村1组,老脚岩下约300米处的晓茶河上,有一座横跨于茶坪河上的姊妹桥,此桥不但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著名的四川四座桥之一的东方风雨廊桥,而且还是贯穿五福村至晓坝镇的要道。震后,姊妹桥一直“坚守岗位”,为附近居民发挥自己的作用。日前,记者驱车专程前往晓坝镇进行了实地采访。

“蜀中奇桥”已有上百年历史

  在姊妹桥修复现场,记者看到,施工人员基本按照廊桥原貌进行修复,桥体仍为木质结构,桥上各建桥楼三间,为单檐悬山式,榫卯穿斗结构,两端建两叠水牌楼,高3.8米。桥身遍布各种浮雕图案及卷草纹、云纹花饰,极为浑厚、古朴和美观。目前,主体工程已经基本完工。

  据安县文管所工作人员聂彩龙介绍,姊妹桥原名双木桥、高桥、五福桥,该桥始建于元末明初,时为石桥,因连年涨水,淹死人时有发生,后改建为木桥。清同治十一年(1873年),乡人自愿捐资捐料,修建成了今天人们看到的风雨楼桥。因桥分两段建造,两桥之间又以天然巨石相连,像一对孪生姊妹,故名曰“姊妹桥”。桥长约50米,距离河床高度约15米,宽3.5米;其中南桥长12.5米,北桥长14.5米,两桥之间岩石长5米,总占地面积为175平方米。姊妹桥是安县目前惟一保存的一座具有山区特色的廊桥,结合周边的环境,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1993年,姊妹桥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3月至6月,县文管所对姊妹桥进行维修,2004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传说更添“蜀中奇桥”神秘

  据附近居民传说,姊妹桥有一段神奇的故事。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一对父母双亡的姐妹相依为命,一路乞讨,来到了这个峡谷,姐姐远远看见前面流淌的小河,带着妹妹奔跑过去,捧起河水贪婪的喝起来,当她们喝完环顾四周,见是好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于是不再赶路,留了下来。她们在岸边搭起了一间茅草屋,日子过得还算惬意。

  有一天,河神路过此地,看上了美若天仙的姐妹俩,要强行掳去做夫人,姐妹抵死不从,惹恼了河神,河神调来了雨水、溪水,淹没了姐妹俩搭建的小屋,河水越涨越高,姐妹俩不得不向山的高处爬去,河水将山崖划分成两岸,阻隔了山里人的出入。当地一个小伙子很快背来了砍伐的树木,跳入河中,搭建桥梁。河神非常生气,加大了雨势和水势,逼迫水中的小伙,小伙最后跃入洪水中,幻化成一块巨石,挡在河中央。姐妹俩相互对望了一眼,也纵身跳入河中,倚着巨石,幻化成一边一座廊桥,不仅让两岸的人们自由通过,而且还可在桥上小坐,避风遮雨,姐妹俩便永远地陪伴着小伙和这块土地。

 姊妹桥将成安县旅游新亮点

  经历“5·12”特大地震,历经百年风雨的姊妹桥并未受到严重破坏,在地震灾区其他钢架桥、沙石桥纷纷倒塌、损毁的情况下,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一般的廊桥都在拱桥上建造,而姊妹桥则在梁桥上构建,整座桥的结构沿用川西民居建筑方法,全是穿榫连接而成的木质结构,不见一钉一铆,是一个整体的受力结构的纯木桥,承载力之大,在其他地方很少见到。地震两年来,不断有桥梁专家、游客前来旅游参观。

  虽然姊妹桥本身未受到严重破坏,姊妹桥所倚靠的岩体却出现了断层和裂缝,周边环境也出现塌方、垮塌等现象,考虑到美观及未来发展,当地政府及有关单位决定再次修复姊妹桥,让姊妹桥重新焕发生机。

  去年9月,由辽宁援建、成都某公司承建的姊妹桥修复工程开工,参与修复工作的施工人员多达100余人,而此次修复的也不单单只是桥体本身,还包括周边环境的修建。

  现场施工负责人龚益鹊告诉记者,由于姊妹桥地处深山峡谷,日照少,湿度大,导致楼桥部分梁柱虫蚀、糟朽、断裂,这座古老的东方廊桥的金瓜、木刻、匾额及石刻碑记等都遭到轻微风化。施工人员在修复时,还是尽量还原姊妹桥原貌,不刷漆、不增加钢架等,但在木缝里会加入特别调制的防腐及防蛀药膏,保证桥体不受损坏的同时保留历史。

  按照计划,今年6月姊妹桥即可修复完工,完工后的姊妹桥不但有更加漂亮的绿化改造,还将建成一个大型的休闲广场,暂时命名为五福休闲广场。另外,随着姊妹桥的完工,附近居民将在景点周边因地制宜发展农家乐,为游客休憩提供便利。

  记者同时得知,近年来,随着安县影视基地名声大噪,姊妹桥在《误入深山的女人》、《格达活佛》、《王保长歪传》、《王保长后传》、《淘金记》、《国家使命》等多部影视剧中频频出镜。《姊妹桥》图案制作的金箔画,深受收藏者喜爱。这些,都将是姊妹桥给安县文化旅游带来的新亮点。
(绵阳日报记者同拥军 记者丁影文/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