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250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司前33乌饭节(三月三畲族文化节掠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4-9 13:03: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p1120730.jpg


畲族乌米饭


畲族乌米饭唐朝(公元669年)以来是畲族同胞“三月三”过节的传统食品,它来自大自然乌稔树(也叫乌饭树)的绿色树叶泡制而成的色香味和开脾健胃驱湿膳疗作用,是男女老幼四季皆宜的绿色食品,二十世纪末经宁德市畲族乌米饭加工坊开发,现已成福建九地市和浙南等地设宴的佳肴,分别有红鲟乌米饭、竹桶乌米饭、太极乌米饭、荷叶乌米饭、菠萝乌米饭、草包乌米饭、乌米卷、八宝乌米饭(甜、咸)等品种。



  乌米饭有1300多年历史的文献资料依据。现代汉语词典,1984年版第1211页可查证到“乌米树”一词,可证乌米饭历史之久远。闽东日报1999年 2月16日第四版“闽东畲族风情”中提及畲族“三月三” 乌饭节。国家民俗文库之八“畲族风俗志”第154页专述畲族“三月三” 乌饭节及典故。福建日报2002年元月9日第12版《我省推出10条民间艺术游线路》中第十条第三款提及畲族乌米节。闽东侨乡报2004月6日第二版报道过畲族乌饭节。《福建民族》杂志2004年9月版第五期中第44页刊登了畲族乌饭节和宁德市乌米饭加工坊的获奖照片。
发展现况
  乌米饭可冷冻保鲜60天以上,用时经解冻后再蒸、热、透后即可配料著作各种佳肴。多年来,宁德市乌米饭加工坊先后通过宁德市产品质量检验报告并获福建省工业产品执行标准证书,还注册了山哈乌米饭的商标。
  
  每逢农历三月初三。畲族都过“乌米饭”,阖家共餐,办歌会山歌盘答,通宵达旦,沉醉在一片欢乐、纯朴的乡情之中。
  乌饭是畲民从山地里采来的野生乌稔树的嫩叶,置于石臼中捣烂后用布包好放入锅中浸 ,然后捞出布包将白花花的糯米倒入乌黑的汤汁里烧煮成的饭。
  畲族乌饭得名副其实,吃起来连碗筷也被染粘成乌黑色。不过它的味道相当不错,吃一口清香糯柔,细腻惬意,别有情趣。倘若将乌饭贮藏在阴凉通风处,则数日不馊。食用时,以猪油热炒,更是香软可口,堪称畲乡上等美食。

美丽传说
  畲族乌米饭的传说不一:其一,“三月三”为米谷生日,畲民要给米谷穿上衣服,故涂上一层颜色,祈祝丰年。其二,三月三虫蚁不作,畲民吃了乌饭,上山下山不怕虫蚁。其三,古时畲民与敌兵交战时,敌人常来抢米饭,畲民故意将米饭染黑,敌人怕中毒,不敢问津,畲民便安稳吃饭,有了气力,打败敌兵。其四,唐代畲族英雄雷万兴被关在牢房,他一顿能吃一斗米,母亲送来的饭却都被狱卒抢去,雷万兴想法让母亲将米饭染黑,从此,狱卒再也不动乌饭。以后,雷万兴越狱,于农历三月初三战死沙场,族人每年以乌饭悼念他。其五,畲族英雄雷万兴率领畲军抗击官兵,他们被围困在大山里,粮食断绝,以乌稔果充饥,为畲军度过断粮关,并限得反围剿的胜利。雷万兴回军营吃尽鱼肉酒菜都感乏味,时值三月初三,他想吃乌稔果,就吩咐兵卒出营采撷。可是,这时乌稔尚未开花,那些兵卒只好采些乌稔叶子,有人出了个主意,将乌稔叶和糯米一起炊煮,结果糯米饭呈现乌黑色,而且味道特佳,雷万兴吃了食欲大振,于是下令大量制作乌饭,以纪念抗敌胜利。从而衍成风俗,世代相袭。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p1120701.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p1120703.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p1120705.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p1120709.jpg

农家菜厨师掌勺炒菜风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p1120710.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p1120711.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p1120713.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p1120714.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p1120715.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p1120717.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p1120718.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p1120719.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p1120723.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p1120724.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p1120728.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p1120725.jpg

小商贩也来凑热闹

其实畲族文化节是我们司前应该每年重点推出和重点包装的一个旅游项目,

而不是靠上头拨款才去做一些文章。畲族文化的内容可以安排多种多样

比如地理位置的选择,个人觉得安排在司前滨江路上比在校园里的框架效果要好很多,

我们的百家宴乌饭节要突出露天室外万人共进午餐的氛围,这是一种开阔开放热情的节庆活动

重点是要让外来的游客,路过的游客感受那种万人共进午餐的热闹氛围,

而不是为了便于管理,便于操作便于安排而把这样一个极具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

安排在一个框架内,外来的游客,特别是路过的游客是看不到感受不了的

另外既然是文化活动,就要要重点推出文化的多层次,而不是只注重吃

这样的多层次可以表现在畲族婚庆表演,对山歌表演,

畲族的服饰表演,地方戏曲,木偶戏表演,斗牛活动,篝火烧烤全羊晚会活动,

甚至是打年糕,酿红酒等等活动都可以推出,总之让游客是一种参与,一种不一样的体验

这些其实大可不必要花大价钱请外地演艺人员

我们本地的村民就可以安排培训演练,

学校高年级的学生也是一种无形资源

表演形式可以采用游街演示婚庆活动的形式推出,

在游街过程中可以让外来的游客参与其中,感受其中,互动性更强一点

再者就是我们本地的市民也应该要主动参与其中,对畲族文化都要有所了解

我们村民本身就是文化的传播者,可惜因为前期宣传的不足,

我们自身的一些村民甚至都不知道在哪里可以订座,

在哪里吃饭,在哪里安排什么活动,当外地游客一问起相关问题,

我们自身都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我们怎么才能把这样的特色文化传递给游客,很难。。。。。

经过前期培训安排一定的义工服务

前期的宣传讲解非常重要,我们应该要清楚我们本地人才是真正的畲族文化载体,

比在表面上去做文章要好得多

当然这些东西需要一个时间的积累,一定的文化积淀,任重道远,只是做了这么多年的活动,

似乎没有太多的创新进步,反而觉得没有上面的拨款一年不如一年

还有节庆活动就应该附带地方特色小吃,土特产

建立商品一条街,客源方面更多联合旅行社组织外来团队

我倒是认为把每年烟花的大笔费用更多用于文化活动的组织与安排,

我们司前未来的三月三会更具有吸引力

其实这些东西都是有迹可循的,比如邻县雅阳的百家宴,

比如景宁就做得比我们好得多,内容也要丰富的多,很多东西我们

甚至都可以去按部就班,但我们却没有做足做够这样一个文化文章,

实在是一大憾事

望来年有所推陈出新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顶一下支持,顶一下 反对,踩一下反对,踩一下 微信微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