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3618|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黄春财:让木拱廊桥技艺薪火相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7-2 13:44:3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3-07-02 10:53   来源:宁德晚报

6月6日,由“第二届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薪传奖”颁奖仪式在京举行。在1488名非遗传承人中,有60人获奖,福建占3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黄传财因木拱廊桥传统营造技艺而名列其中,成为宁德获此奖项第一人。
国家领导人观看木拱廊桥传统技术展示。
初夏时节,草木葱茏。6月6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的“第二届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薪传奖”颁奖仪式在京举行。在1488名非遗传承人中,有60人获奖,福建占3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黄传财因木拱廊桥传统营造技艺而名列其中,成为宁德获此奖项第一人。
而就在此前几天的5月29日,黄春财应邀参加了央视4套《文明之旅》节目录制。在《人人都是非遗的主人》这期节目中,黄春财将木拱廊桥传统营造的精妙技艺进行充分展示,让全球华人感受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
黄春财(左二)晋京获奖。
机缘巧合
隐世廊桥名匠一朝浮现
现年77岁的黄春财出生在屏南县长桥镇长桥村一个造桥世家,掌握着木拱廊桥传统营造技艺这门古老“绝活”,成为廊桥文化最忠诚的守护者。如果不是机缘巧合,这位隐世廊桥名匠,将隐没人间。
2003年1月,时任屏南县政协副主席的郑道居,因调研国家文物局关于宁德市木拱桥课题,再次来到长桥村的万安桥。
“一般木拱廊桥桥屋梁上都会记载着建桥年月、捐款人、建桥董事和建桥工匠,以前没怎么留意,那天巧了,抬头一看,建桥工匠里只有主绳黄象颜的名字最清楚,其他人都很模糊。”郑道居于是开口问身旁的村民:“黄象颜是长桥村人吗?”
黄象颜正是屏南县长桥村人。1952年,始建于宋代的万安桥,被大水冲毁。1954年,县政府出资重建,主绳的除了黄象颜还有他的哥哥黄生富。黄象颜的父亲黄金书,在清末就是闽东北著名的造桥能匠,黄象颜一生造桥31座,手艺传到大儿子黄春财时,已是第三代。
黄春财15岁便跟随父亲跋山涉水,到建瓯、顺昌、古田等邻县造桥建屋。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他不但会造桥建屋,还会造水车及各种家具。1956年,年仅20岁的他就“主绳”建造了上圪桥,成为廊桥工匠的后起之秀。
如果不是郑道居的仰头一看和无心之问,自1969年的最后一次造桥算起,在长达30多年时间里,黄春财也就这么默默无闻了。


该贴已经同步到 大笨钟的微博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顶一下支持,顶一下 反对,踩一下反对,踩一下 微信微信
2#
 楼主| 发表于 2013-7-2 13:47:42 | 只看该作者
黄春财指导工人修建木拱廊桥。
一夜完成绘图
名匠技艺堪称鬼斧神工
别看黄春财今年77岁高龄,却是闽浙两省同辈中最年轻的建桥“主绳”。
“主绳”又称“主墨”,源于木工“绳墨”一词,相当于现在的建筑总工程师。在古桥大梁上,“主绳”和“副绳”的名字都会连同时间一起刻在上面,博得后世瞻仰的无上荣光。
与自己的父亲和祖父相比,黄春财毫不逊色,甚至更有天赋,这充分体现在他拥有绘制设计图纸的能力。这项能力是他在县里的建筑社学的,不只是他的祖辈没有,连现存的民间建桥名匠也无人能及。
除了绘图,测算、物理、施工、雕刻等也是一名“主绳”必须具备的能力。传统木拱廊桥建造有一定的程式,包括立水架柱、上三节苗和五节苗、进苗间栓、立将军柱、上剪刀苗、架桥屋等工序。在实际施工中,要善于计算每根木头的长短数据。每个数据的精确与否都决定了整座桥的安全、成功与否。
这些看来牵涉到物理学等诸多学科的计算问题,即使对于现今大学里建筑专业毕业的学生来说,不用上三五个月是完成不了的,而黄春财只需一夜便可完成,堪称鬼斧神工。
“他们主要是靠祖辈积累下来和自己长期施工的经验。这些是从大学里走出来的人无法比拟的,这也是大学教育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多年从事廊桥研究的郑道居说。
不过,黄春财并不认为木拱廊桥建造技艺学起来有多难,“只要你喜欢,学起来就很快。”老人说。实际上,过去黄春财做学徒时,要求很严,光锯木头就要学4年,还要学刨、刻等手工细活,功夫过关才能学造桥、造屋这样的大工程。
但是进入工业化时代,现代机械改变了很多东西。“现在锯木头、刨木头都能用机器了,还要他们锯4年干什么?直接教技术就很快啦!”黄春财说。黄春财的大儿子黄闽屏、小儿子黄闽辉学艺不过4年,现在计算、绘图都没有问题,也参与建桥,并已经在梁上第一次刻上了自己的名字。
3#
 楼主| 发表于 2013-7-2 13:48:47 | 只看该作者
黄春财演示木拱廊桥传统营造技艺。
多重价值 木拱廊桥意义凸显
木拱廊桥营造技艺世人瞩目,重出江湖的黄春财“一发不可收”。
2006年,屏南县的万安桥、千乘桥、百祥桥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2009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了首批来自8个国家的12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屏南为主申报的“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位列其中。2012年11月17日,闽浙两省七县联合申报的闽浙22座木拱廊桥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其中福建有12座,而屏南县占5座,分别是万安桥、千乘桥、广利桥、广福桥和龙津桥。
木拱桥一时间广为人知,黄春财的一身绝技也名声大噪。2009年10月15日,作为国内现存木拱廊桥较多的县份,屏南县主办了第三届中国廊桥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海内外的建筑、民俗、工艺美术专家,无不对这项传统技艺表示惊叹。
在第三届中国廊桥国际学术研讨会 几十年致力于桥梁史研究的唐寰澄先生,回忆当年发现木拱廊桥尚存人间时,依旧激动万分。“不用寸钉片铁,只凭榫卯衔接。使用短的构造材料,却形成了大的跨度——《清明上河图》里的汴水虹桥是世界上唯中国独有的木拱桥构造。闽浙一带的木拱廊桥与其如出一辙,基本保存了其结构和设计。”
美国里海大学教授、前香港中文大学建筑系主任汤姆·彼得斯认为,各国都有木制桥梁,但由于文化背景不同,设计也很不一样。中国的木拱桥,像篮子一样,每个部件相互支撑,体现了一种综合的思维方式。而且与西方相比,中国的木拱桥承担了更多的文化意义。
而对于当地民众来说,木拱桥是交通要道,也是休闲场所。桥上建屋的长廊式设计,既可遮风挡雨,又适合聚会聊天。以万安桥为例,平时有很多人在桥上打牌、下棋。
“桥不仅具有连接两个端点的实际功能,也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文化空间。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传统观念中,桥是神圣的建构、神圣的空间、祭祀的殿堂、议事和交际的场所、上天与地下的两界通道、信仰和道德的载体……”中国民俗学会会长刘魁立表示。
在屏南县现存的15座木拱廊桥上,相当一部分还保留着神龛、香炉。当地民众,尤其是妇女,每逢农历初一、端午、春节等重要节日,还有上香祈福的习俗。
4#
 楼主| 发表于 2013-7-2 13:49:46 | 只看该作者
木拱廊桥传统技艺。
重在保护 非遗传承人有用武之地
闽浙地区现存的近百座木拱廊桥,制作技艺传承了上千年,但由于城市化的加速、木材减少和现有建筑空间不足等原因,目前木拱廊桥营造技艺处于濒临失传的边缘,更危险的是传承人的减少。据了解,当前闽浙两省掌握木拱廊桥营造技艺核心技术的“主绳”木匠仅4人,其中福建2人,且都已年逾古稀,能“操刀”的仅黄春财一人,而参与继承该项技艺的传承人也不足20人。
“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濒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技艺传承人数量的锐减,而这可能会导致技艺失传。”中国非遗中心副主任郑长铃表示。目前,好在国家已加大对传承人的扶持力度,为每个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提供每年1万元的补贴,并且通过建立传习所等途径,为他们传承技艺提供平台。
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濒危这种令人堪忧的现状得到改变。一直参与木拱桥申报非遗工作的屏南县廊桥专家陆则起表示:“黄老获得‘中华薪传奖’实至名归。尤其在‘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被联合国批准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黄老在木拱廊桥营造技艺的活态保护、活态传承上加大力度。2005年以来,父子先后修建了屏南金造桥、双龙桥、石井桥、百祥桥,寿宁登云桥,古田卓洋桥,蕉城鸾江桥。今年,闽侯昙石山木拱廊桥已完成设计,准备动工修建。黄老成立黄氏家族木拱桥技世传习所,组成20多人的建桥团队。如今,大儿子黄闽屏、小儿子黄闽辉都能独立建桥,两兄弟分别被评为省级、市级非遗传承人,为技艺传承做出贡献。”
如今的黄春财已声名远播,2009年,他晋京参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在中央电视台演播厅演示木拱廊桥技艺,还到台湾参加“根与魂——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展”,到重庆参加中国宝马爱心基金会三周年爱心之夜展。在京展示期间,黄春财现场为观众展示建桥技艺过程(搭桥模型)。精妙绝伦的造型、鬼斧神工的技艺,获得刘云山、李长春、刘延东、李岚清、陈至立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赞许。而把黄春财从长桥村里挖掘出来的“伯乐”郑道居,10多年来,看着这家人从拮据一步步富裕起来,并且子承父业,不禁感慨道:“最重要的是有桥可造,让传承人有用武之地,在建造过程中技艺自然也就传承下去了,现在黄春财做到了。”(张尚瑶 张川闽 周晓京/文 陆则起/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