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88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自然淳朴 天衣无缝——传统大木工艺的营造智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3-28 17:00:2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梁思成和林徽因在故宫大殿屋顶上
宋式转角斗拱
福建泉州大木匠师按照丈杆尺制作藻井
大木把作师傅绘制丈杆
温州泰顺董直机师傅83岁还在营造木拱廊桥
梁思成绘制的宋式大木构架示意图
《营造法式注释》中梁思成绘制的斗拱图
江浙地区典型榫卯模型
编者按

  中国民间艺术蕴含着质朴自然的造物内涵,以质朴的材质,展现出功能上的丰富性与生活的深切联系。我们的生活环境曾经和民艺息息相关。当机械化生产逐渐取代传统手作,似乎切断了中国人尊崇和承续的文化基因。大量的民间工艺生态凋敝,老匠人们成了孤独的守望者。近期引起关注的电影《百鸟朝凤》让人们重新感受到民间艺术的魅力,也促使人们思考如何挽留这些宝贵的民间工艺,让它们不仅仅成为历史书中的记载。我们将陆续推出经典的民间艺术,希望人们记得住,希望民艺留得住。在中国千万种民间工艺之中,建造房屋的大木工艺就极有保护和传承价值。木结构建筑在古代中国是绝对的主流,皇宫、寺庙、官署、民居都以木结构为主。坚持用木头造房子,是我们祖先智慧的选择,与中国人的自然观、生命观紧密相连。
    梁思成解读“天书”的第一步就是向工匠学习。他甘做故宫大木匠师们的“小学生”,跟着他们一起上房梁、爬屋顶,谦虚讨教,从零开始把故宫建筑构件的名称和做法全弄明白了。他以此为基础,又到山西、河北等地考察宋辽木构建筑,终于读懂了“天书”,写出了《营造法式注释》一书,成为研究中国建筑历史的开山鼻祖。
  遥想当年,正在美国留学的梁思成和林徽因收到父亲梁启超寄给他们的一本书——宋代李诫写的《营造法式》,里面是宋代建筑的各种做法和图样。梁思成在美国学的是建筑专业,又受过完整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但他根本看不懂被他称为“天书”的这本宋代建筑专书。作为中国的建筑师,竟然读不懂自己祖先所写的建筑专书,这是让梁思成感到无法忍受的,从而立志回国终身从事中国传统建筑的研究。回国之后,梁思成解读“天书”的第一步就是向工匠学习。他甘做故宫大木匠师们的“小学生”,跟着他们一起上房梁、爬屋顶,谦虚讨教,从零开始把故宫建筑构件的名称和做法全弄明白了。梁先生以此为基础,又到山西、河北等地考察宋辽木构建筑,终于读懂了“天书”,写出了《营造法式注释》一书,成为研究中国建筑历史的开山鼻祖。可以说,虚心地向大木工匠学习就是梁先生成功的钥匙之一。
  《隋书》中记载宇文恺“造观风行殿,上容侍卫者数百人,离合为之,下施轮轴,推移倏忽,有若神功。戎狄见之,莫不惊骇。”这座由宇文恺设计的活动式木宫殿竟然使见过的戎狄人都大为惊骇,想必工艺水平之高绝对相当惊人。
  制作木结构的工艺统称为木作工艺。木作工艺又分大木作和小木作两种,相应的工匠被称为大木匠和小木匠。大木匠负责营造柱、梁、枋子、檩条、椽子等主体结构,小木匠负责门窗、栏杆、天花、隔断等木装修。当然大木匠小木匠的区分并非那么严格,大木匠常常也可以做小木的活,但专做小木的师傅则很难兼做大木的活。所谓“大木匠的斧,小木匠的锯”,大木匠需要使用斧子对柱、梁等进行准确劈砍,而“三年斧子两年锛”,没有力气和长期练习是用不好斧子的。小木装修则主要以锯、刨、凿等工具为主,几乎不需要斧子。
    大木匠被称为工匠中的“知识分子”,很像交响乐队的指挥。正如浙江楠溪江的一首歌谣所唱:“大木老司手艺精,手控丈杆量得清。曲尺木斗线弹准,墨画梁柱分寸明。”
  大木匠们必须团队合作,单打独斗是盖不成房子的。一个工地最少三四名、多则上百名大木匠都有可能。团队中的头领被称为把作师傅,或者被称为头首师傅、画墨老司等。能成为把作师傅是非常不容易的,不仅木工技艺足以服众,更要脑子灵、记忆力好、领导能力强。
  唐代柳宗元的《梓人传》中的主人公就是一位相当有派头的大木把作师傅。这位仁兄敲了裴封叔家的门,自我介绍说自己非常善于审度如何使用木料,并根据房屋的尺度和式样指挥众匠师干活。他甚至夸口道:“舍我,众莫能就一宇。”也就是说,如果离了他,即使有一群匠师也白搭,房子是盖不起来的。所以,如果他给官府干活,俸禄要比别人多三倍;如果给私人家做活,他得拿走全部报酬的一大半。作者开始根本不信,认为他在吹牛。但后来作者看到他在修建京兆尹官衙的工地上,左手拿着木尺右手拿着木杖,镇定自若地指挥,拿斧子的、锯子的、刀的众木匠“皆视其色,俟其言,莫敢自断者”,所有工匠该做什么全部乖乖听他调度,甚至被他斥退也不敢有半句怨言。他在墙上绘制的房屋图样,构造清晰、尺寸详尽,建成后房子与图样分毫不差。他在建好房子的栋梁上潇洒地写上:某年某月某日某某修建,且只书自己一个人的大名。您瞧,这位大木把作师傅多么威风呀,真可谓自信满满、“名利双收”。
  今天,我们还有没有这样聪明睿智的大木把作师傅呢?笔者经过多年探访,采访到三十多位民间大木把作师傅,发现他们的才能和智慧不在柳宗元赞叹的这位“梓人”之下。
  与一般的大木匠不同,把作师傅需要决定房子各种构件的样式和尺寸。尺寸绘制在木杆或竹竿上,称之为丈杆。一根丈杆既是施工图又是测量尺,简明又方便。在浙南工匠中流行一句俗语叫:“丈杆背得动吗”?意思就是你的技术如何,能将这个工程做下来吗?丈杆上是把作师傅画的各种
  俗话说“九九不离娘”,所有工匠都要根据把作师傅定的尺度和原则来做。把作师傅不仅要解决技术的问题,还要解决人的问题,要懂得手下的心理。每个工匠都是活生生的人,在技术上有快慢、好坏的差异,各自擅长的活计也不同。把作师傅要合理安排工种,才能获得高质量和高效率。把作师傅要有胸怀和器量,有时也要具备宽容的心态。笔者接触到的大木把作师傅,无不是耳聪目明、喜欢思考、善于交流,我觉得可以把他们称为工匠中的“知识分子”。把作师傅又很像交响乐队的指挥。乐队指挥在进行全身体力运动的同时又要进行背谱、辨听旋律和节奏等脑力劳动。而把作师傅既要干抬、砍、锯、刨等体力活,又要做设计、核算等脑力劳动。把作师傅也像乐队指挥一样长寿者很多,七八十岁还在工作者大有人在。温州董直机师傅83岁的时候还亲自设计建成了一座木拱廊桥。
  然而,现实中的大木师傅虽然有柳宗元笔下那位“梓人”的才能,却得不到那样丰厚的“名”和“利”。大量的大木匠师已垂垂老矣,却后继乏人。传统木构营造活动凋零,传统大木工艺的价值得不到充分认可,大木匠师工作强度大而报酬太低是原因。笔者十年前调研过福建福安雷廷益师傅,当年雷师傅71岁,六个儿子都跟着他一起做大木。工地上,一个老爸带着六个儿子一起挥斧、拉锯、推刨,其阵容之整齐与强大令人称叹。但雷师傅的孙子辈中,却没有人愿意再学木工了。温州徐启李师傅的儿子
  诚然,今天存在森林资源锐减、木材不足的问题,但只要科学而合理的使用,仍然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笔者曾经调研过浙江宁海的一个位于山顶上的古村落许家山村。由于过去没有通公路,山下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石宏超  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副教授)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顶一下支持,顶一下 反对,踩一下反对,踩一下 微信微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