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207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丽泰顺的“廊桥遗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9-8 17:04:3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慧荣 于 2017-9-8 17:05 编辑

横跨泗溪的矴步桥与廊桥相连,矴步桥也是泰顺的独特景观。
畲族艺术表演是泰顺旅游的保留节目
桥头有塑像纪念廊桥建造者
长达358米的泰顺悬索桥与廊桥一样出名
廊桥传统营造技艺传承人用心做好修桥的每一道工艺
泰顺木拱廊桥的代表性杰作—北涧桥
“全民救桥”,有着“桥梁活化石”之誉的泰顺廊桥,以这种动人的方式再次引起全国媒体的关注。
8月29日,“中国氧吧·康旅泰顺——全国百家媒体聚焦泰顺千年廊桥”大型宣传活动在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举行。全国百家媒体聚焦泰顺廊桥,共同讲述三座国宝级廊桥在水毁、抢修、修复过程中涌现出的感人事迹,诠释新时代的“廊桥遗梦”——这个“梦”,不仅是对千年历史文脉的传承,更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新的梦想与期盼。
去年中秋,泰顺县遭遇百年不遇特大暴雨,三座国宝级廊桥相继被洪水冲垮,分别是位于泰顺县三魁镇的薛宅桥、筱村镇的文重桥和文兴桥。洪水过后,当地政府和民间共同展开一场廊桥抢修行动,搜遍方圆百里,第一时间抢回了三座古廊桥的主要构件。泰顺及温州各界爱心人士纷纷慷慨解囊,短短一个月捐款近1000万元。
今年3月25日,三座古廊桥同时启动修复开工仪式。8月11日,文重桥修复工程顺利完工,比预定工期提前了两个月。另外两座廊桥预计在今年10月提前修复完工,恢复原样。
由此上溯五百年,泰顺廊桥因水患而“屡毁屡建”俨然已成常态。作为承载着繁衍于此的百姓集体记忆,廊桥从来不只是桥,它是一种精神图腾性的存在,它是泰顺地域历史文化前行的承载和象征。
□本报记者 彭耕耘 张春森 文/图
得天独厚的 “中国廊桥之乡”
历史上,许多名人贤士为避祸乱,陆续迁移到泰顺这个群峦起伏、人迹罕至的“世外桃源”,创造了具有山区田园特色的地方文明,留下了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泰顺廊桥,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廊桥”,顾名思义,就是有屋檐的桥。历史上的泰顺,村落分散,交通偏僻。人们出外行走十几里都难以见到人烟。按照泰顺先祖们的“交通规划”,在相隔一定里程的大路(石砌路)边上,要建上一座供人歇脚的风雨亭。而桥上建造屋檐,不但可以保护木材建造的桥梁免受日照雨淋的侵袭,而且起到风雨亭的作用。有的廊桥还有供人暂居的房间。目前,泰顺境内保存完好的唐、宋、明、清代的木拱廊桥达30余座(包括被冲垮的3座),其中15座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我国现存廊桥最集中、最丰富、拥有“国宝级”廊桥最多的县,被命名为“中国廊桥之乡”。
廊桥巧妙的编梁结构,传承着中国古代精湛的建桥工艺,蕴含其中的各类桥记、题字、楹联、诗赋、雕刻、廊画、书法极其丰富,贴附着古人精神和思想文化的片段,承载着浙南山区深厚历史文化内涵。
廊桥,已经成为一种地理文化概念,是泰顺乡民富有特定的生命意味的文化符号,向世人展示和奉献着奇特的文化美和艺术美。廊桥与溪水、石碑、古树融为一体的文化古迹,成为活的山水画卷,勾勒出“中国廊桥之乡”独特的人文景致。
独特造桥工艺 引发关注
泰顺廊桥声名鹊起,与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先生密切相关。
上世纪70年代末,茅以升先生组织一些桥梁专家编著《中国古桥技术史》一书,发现北宋张择端所画的《清明上河图》中的虹桥找不到存世实样。虹桥在中国桥梁史上的地位很高,与河北赵县的安济桥(即赵州桥)、泉州万安桥(即洛阳桥)、潮州海阳县的广济桥并称中国四大古桥。其中三座桥历经风雨洗礼仍保存于世,而虹桥却只留在画中。当时,突然有消息传来,泰顺境内发现了类似虹桥的木拱桥。这些桥梁专家迫不及待地赶赴泰顺,经考察研究认为,泰顺木拱桥以梁木穿插别压形成拱桥,与《清明上河图》中的虹桥极为相似,900多年前在北宋中原盛行的虹桥技术并未失传。这是中国古代桥梁史研究的重大发现,泰顺廊桥这一国之瑰宝从此开始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泰顺廊桥闻名的另一个原因是美国电影《廊桥遗梦》,浪漫的爱情故事感动无数人,也让人们记住了“廊桥”。那时,当地人称泰顺廊桥为“蜈蚣桥”(系其结构与蜈蚣相似)。泰顺廊桥的名称,源自于温州摄影师萧云集。
1996年,萧云集深入泰顺,拍摄了大量的廊桥摄影作品,配上文字,统一取名《浙南廊桥有遗篇》,刊登在《中国摄影报》。慢慢地,“泰顺廊桥”这个富有诗意的名字就成了这些古桥固定的名字。如今,绝大多数廊桥研究学者都认可,是萧云集最先将“廊桥”这个名字,嫁接到了中国这些形似彩虹的木拱桥上。
这些古廊桥飞架在岁月流水之上,其数量之多、工艺之巧、造型之美以及与周边环境之和谐,在世界桥梁史上堪称一绝。
廊桥有着 动人的故事传说
泰顺现存古代廊桥数量多,结构多样,细分类型有叠梁式木拱廊桥、八字撑木拱廊桥、伸臂木拱廊桥、木平梁廊桥、石拱廊桥等。
溪东桥和北涧桥可以说是泰顺古廊桥的代表作。溪东桥位于泗溪镇泰顺二中左首,桥上建有廊屋15间,当中几间高起为楼阁。屋檐翼角飞挑,屋脊青龙绕虚,颇有吞云吐雾之势。桥的近处是两座较高的山峰,廊桥在山峰的衬托下,更显得秀美、轻灵。
北涧桥是个建筑群,桥头建有几间古民宅与其相连,尤其是桥头那株上千年的参天古樟,树荫遮天,衬托着北涧桥分外肃穆典雅。
这两座桥均是编梁木拱廊桥,采用“顶、别(编)、撑压”的方式进行连接搭建,古人用三角力学的原理造桥,看起来简单的结构,却让她们经受住台风、山洪的考验,至今仍安然无恙。
说到溪东桥,当地还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
相传泗溪邻村有个木匠,年过半百却苦于膝下无儿无女。有天夜里,木匠做了一个梦,梦见有位仙姑对他说,泗溪东溪要造座桥,只要他不收工钱造好桥,到时上天就会赐他一个儿子。仙姑临走还在地上画了桥样。第二天,木匠半信半疑,挑着工具来到泗溪镇打探消息,刚好碰上村里几个头人在商量请木匠造桥的事,他就将仙姑托梦一事告诉大家。头人一听又惊又喜,猜那托梦的仙姑一定是平时造福苍生的陈十四娘娘。村民信奉的这位陈十四娘娘,原名陈靖姑,她善于医药、扶危、解厄、救产、保胎,是浙江南部和福建北部民众共同信仰的神祇。木匠看到当地人造桥的迫切愿望,就下决心尽己所能来帮助乡邻建桥。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到了造桥最难的拱架“合龙”环节。“合龙”又称“牛牯相筑”,两边桥头各用绳索吊起梁木,只待主墨的木匠一声令下,双方一齐放手,两旁拱架的梁木便可聚合在一块。不料溪东桥“合龙”之际,木匠接连下令三次,两旁拉拱架的人却怕有闪失,不敢放手。正在万分焦急之时,溪头方向突然冒出一只五彩斑斓的猛虎,不知是谁喊了一声“老虎来了”,两旁的人一惊,一齐放手,拱桥立即合在一起。但当众人四处张望时,却根本没有老虎的踪影,于是大家纷纷议论是陈十四娘显灵,化成猛虎助大桥合龙。溪东桥造成后不久,木匠的妻子也顺利生了一个大胖小子。后来木匠的儿子子承父业,也成了当地有名的主墨师傅,他带了不少徒弟,其后人在一百年后,又利用这代代相传的技艺在相隔百来米处建了北涧桥。所以人们称这两座桥为姐妹桥。
在修复中研究 古人造桥精髓
“修复廊桥,真正的挑战,是既要修旧如旧,又要确保文物安全。”八月正午的阳光似火一样,烤得脸部发烫,在薛宅桥修复现场,季海波和20多名工匠正在协力做好这座廊桥的修复扫尾工作。
季海波是泰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主任,从小在薛宅桥边长大。2009年,由他牵头申报的泰顺廊桥“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次廊桥修复工程也由他负责牵头。
为了尽可能缩短工期,三座廊桥同时开始修复工作,分别由三位技艺精湛、有多次造廊桥经验的主墨师傅负责。郑昌贵负责“归位整理”1000多个木构件组成的薛宅桥,曾家快负责“归位整理”1200多个木构件组成的文兴桥,赖永斌则负责“归位整理”800多个木构件组成的文重桥。光是清理与归位廊桥木构件,就花了近两个月时间。
每一块木构件,都必须经过修桥工艺传承人之手。他们拿斧头轻轻敲一敲桥木,听一听声音便知其优劣,如同老中医望闻问切。几百年来,每一代传承人都用这种最原始也最直接的方式,去剖析每一块木头。
廊桥不用铁钉,数百年来,木头与木头之间,通过榫卯穿插别压,让廊桥跨立两岸。长久地挤压、拼接,它们不仅记得自己站的位置,还记下别的木构件的位置。传承人可以根据每块木头上留下的印痕大小,了解它们之间的榫卯关系。一块块木构件像是在讲述当年的匠人如何修建廊桥,指导传承人分析榫卯之间的关系。
因此,这场大修对于传承人来说不仅是考验,更是研修的机会—他们可以直接向160多年前的师傅学习。“从来没有人会把一座廊桥拆掉去学,这次被迫自然落架以后,也让我们传承人有机会开展实践活动,让造桥技艺更加完善,更加系统。”季海波说,自从这些木料打捞回来以后,他天天在现场盯着看,不停地寻找木料之间的结构关系,发现每一根木头其实都是一本书。
来源:泉州晚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顶一下支持,顶一下 反对,踩一下反对,踩一下 微信微信
2#
 楼主| 发表于 2017-9-8 17:05:22 | 只看该作者
闽浙联手推介 廊桥文化
古往今来,廊桥不但是交通枢纽,也是人类以勤劳和智慧改造自然、创造文化的证物,体现着乐于助人、与人为善的传统美德,传递着山区百姓真挚朴素的价值观念。身处浙江最南端的泰顺,千百年来受廊桥文脉熏陶,奠定了泰顺廊桥人文精神的基石。
近年来,泰顺县委、县政府和一批民间有识之士,充分意识到廊桥的历史文化价值,一直对古廊桥以及廊桥工艺精心呵护,先后培养出曾家快、赖永斌、郑昌贵等一批非遗传承人,先后修缮修复古廊桥7座,新建廊桥18座,使得廊桥营造技艺得到较好的传承与发展。
从2009年开始,泰顺作为“牵头县”,与屏南、政和、寿宁、周宁、景宁、庆元等浙闽六县大力开展联合申遗活动。当年由浙闽两省联合申报的“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列入联合国《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11月,“闽浙木拱廊桥”入选更新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这标志着廊桥文化保护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即将走出大山,走向世界。2014年4月,“闽浙木拱廊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中心正式设立,各方合力,加大保护与宣传推介力度。
确定“生态立县、旅游兴县”目标的泰顺,适时整合木偶戏、碇步龙等民间民俗文化,“元宵百家宴”“畲乡三月三”等传统文化节日,进一步弘扬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打响以廊桥为核心的民俗非遗文化品牌。同时,还以“世界最美廊桥”北涧桥、溪东桥为核心,先后投入近亿元资金,打造世界遗产体验性旅游景区“廊桥文化园”。
泰顺廊桥,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寻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