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74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寻觅战时国立英士大学文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0-22 13:31: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廊桥、温泉、畲族,每当提及泰顺,人们总是离不开这几个话题,很少有人能够想到,这座交通闭塞、深处群山峻岭的小县城,曾经是整个浙江乃至东南沿海的大学教育中心,显赫一时的战时国立英士大学就曾搬迁至此。

  国立英士大学:抗日战争年代的教育功臣

  抗日战争时期,当日寇侵略中国的战火从东北渐渐向南侵蚀时,为保存中华民族教育精华免遭毁灭,华北及沿海许多大城市的高等学校纷纷合并、内迁,师生们历经流离颠沛,为挑起家国兴亡的重担,在艰苦的环境里坚守文脉的传承与延续。

  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1938年11月,初名为“省立浙江战时大学”开始筹备,为沿海战地的求学青年,在浙南开辟了一片学习的净土。1939年5月,为纪念辛亥革命先烈陈英士为国殉难,“战时大学”改名为“浙江省立英士大学”,当时英士大学的校徽图案就是取样于陈英士的铜像。

  然而,随着战势的愈演愈烈,英士大学的校址不得不一再搬迁,1943年3月,师生多达800余人的英士大学开始转迁至泰顺司前,并在4月改称“国立英士大学”。1945年,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师生们纷纷离校返乡,该年的11月,国立英士大学也随之再度迁校永嘉,后又转址金华,直至1949年8月,英士大学被金华军管会解散,这座战时大学终于在“暂时”的辉煌后不复存在。

  但是,历史永远不会抹去英士大学留下的赫赫功绩,人才辈出的英士大学不仅是昔日英士学子的回忆,更是今之国人都应该铭记的历史。而作为英士大学在搬迁动荡中落址时间最长的避难之地,自学校搬迁至此的3年多,泰顺在这段文化历史上又留下了怎样浓墨重彩的一笔?

  10月18日,“寻找温州城市千年记忆——文脉之旅”来到泰顺县司前镇,在那大山深处,在那古村宅院里,聆听八旬老人回忆那段已鲜为人知的历史,寻觅历史未曾带走的印迹,倾听那烽火年代曾经响彻山谷的朗朗书声。 

  寻觅:散落古村民宅的英大文化

  1939年10月,英士大学在丽水正式开学,分校本部、工学院、医学院、农学院(松阳县)。1942年,日寇发动浙赣战役,自金华沿线南进,逼近丽水,英士大学被迫迁移,辗转于1943年迁到泰顺县司前镇。在司前和里光两地借用了祠堂、庙宇和民宅,工、农、医三个学院才得以恢复上课。

  “这里就是曾经的国立英式大学总部,学生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用品都是从这里发放的。”站在司前粮食管理所的大门口,前任泰顺县公路管理局局长董晓华向大家介绍说。 英士大学搬迁后,这里后来被改成了司前的粮食管理所,院内后来新建了粮仓和楼房,但一座3层高的土胚碉楼和一座老宅院有幸保留了下来。
司前粮食管理所内的碉楼古宅,曾是英士大学总部的总务处
  走进大门,董老师带着大家绕着土胚碉楼走了一圈,介绍说“这里当时是英士大学的总务处办公室,一楼办公,二楼三楼就是宿舍了。” 在碉楼的后面,有一个不到2米宽、不到2米高的石板门,董老师告诉大家这是当初的校门。然而昔日的“校门”如今也只剩下2根石柱和一根石梁伫立在那一个角落,和碉楼相映,向偶而过往的人们无声诉说着它曾经的荣耀。
  碉楼的前面,是一个古老的宅院,董老师告诉大家这里曾经是英士大学的仓库。尽管老房子经过多年风雨的洗礼和人为的改造后,已经破落不堪,但是偌大的院落与精致的做工,都能看出当时宅院主人的富贵。

  董老师随即说道:“这个宅院的主人曾经是司前村的一个乡长,是司前有名的大地主。英士大学曾经租用的民宅现在很多已经拆掉了,那时候,这附近所有的民宅都是住着学生的,一般都是一楼上课,二楼住宿。英士大学迁到泰顺的时候,师生多达800人,由于司前容不下那么大规模,又将部分学生搬至里光村。”

  里光是司前镇的一个小山村,村周围是连绵起伏的山冈,房子都是依山伴水而建,而中间的盆地则被村民开垦为农田,如今的里光古村依然还保持着淳朴的民风,并保留着很多老房子,而这些古宅大多数都曾住过英士大学的学生们。

  在董老师和里光村村长的带领下,寻访团走进了一座老宅,只见用石块垒起的围墙和铺就的院落以及木结构的房屋,依然保持着原汁原味。大家踩着吱呀作响的木质楼板走上二楼,从二楼楼阁上眺望,便可看到一方水田,当时英大学子就是在这样宁静古朴的民宅里生活、学习。

  在楼梯口拐角处的一道门上,董老师指着一道贴在门上的字符兴奋地跟大家说:“大家看,这就是历史的见证啊!不过不要去碰它,一碰就掉了,掉了就可惜啦。”大家纷纷凑上前去对着字符仔细地观察起来,这道落灰的字符虽然已经破碎,但依然能够清晰地认出“国立英士大学学生第一宿舍”这几个字。
古宅二楼一房门上贴着“国立英士大学学生第一宿舍”的标贴
  1943年英士大学升格为国立大学后,农学院、医学院再加上一个新设立的法学院,改称国立英士大学,同时将原工学院划出,独立为国立北洋工学院,其名是继承了天津的北洋工学院(原北洋大学),设有土木工程系、机电工程系和化学工程系。

  北洋工学院成立后,因里光村面积小容纳不下两所学校,便迁往泰顺百丈镇,称为“泰顺北洋工学院”。然而因为修建水库,位于百丈镇对面山坡上的工学院遗址已经淹没在水下难觅踪迹了。

  聆听:八旬老人讲述记忆中的英士大学

  里光村村口有一棵150多岁的枫香树,树旁有一座六角凉亭,如今村里八十多岁的老人坐在凉亭里在一起闲谈时,还时常会回忆起那段与英士大学生一起居住的日子。

  在89岁的老人罗祖法的记忆里,英士大学的学生们学习很刻苦,早上天朦朦亮就起床了,起床的时候会有人统一吹响军号。天冷的时候,老人会烧热水低价卖给学生,这对老人而言是一笔可观的收入。学生们在一楼大厅和院子里摆上桌凳进行用餐,学校里会有人抬着大桶大桶的饭菜送过来。因为罗祖法老人家的宅院大,所以周边很多别的学生也都集体安排在他家用餐。然而,战时物资匮乏,小山村里更是少有鲜货,学生们伙食非常单一,经常是春季一日三餐都吃竹笋,夏季吃土豆,秋天吃荠菜。偶尔逢年过节,学校食堂杀一头牛和萝卜一起煮,但是分到每个学生的碗里就只剩下那么几粒了。



老人罗祖法(左二)向大家讲述他记忆中的英士大学,由于大家听不懂泰顺方言,董晓华(左一)做翻译.
  老人还回忆说,村里生活简单,娱乐活动很少,英士大学的到来,让小村里的氛围一下子活跃了起来,同学们有拿着竹竿玩撑杆跳的,有打篮球的,还有组织跳水比赛的,这些都让村民们大开眼界。

  85岁的罗成邾老人回忆说,英士大学搬进来时,他还是个15岁的小木匠,当时在他家宅院住着一个教动物学的教授,一个鸡蛋打破了他都能拿出像放大镜、镊子等工具研究好久。“有一位老师,经常自己种菜吃的,有一次看到他种了西瓜,村里乡亲们看到都很好奇,当时大家都还没见过西瓜,他可以说是第一个把西瓜种植引进村里来的,哈哈哈!”老人笑着回忆到,“还有些学生到拿着画架画纸到山里画画,画的都很漂亮。我家当时住着30多个女学生,小的17岁,大的有48岁,他们有时候还用洋文演戏,我们去看过,但是都看不懂。”
   85岁的罗成邾老人(右二)回忆英士大学
  85岁的陶蔡珠老人16岁嫁到里光村,第二年英士大学就搬进来了,老人告诉大家,当日本投降的消息传到村子里的时候,整个村子都欢腾了,大家燃起大火堆,把一箩筐一箩筐的鞭炮往火堆里倒,足足烧了一百多框的火炮来庆祝抗日战争的胜利。



85岁的陶蔡珠老人回忆英士大学(左二)

  不仅是这些年迈的老人还依稀记得英士大学昔日的点滴,通过口耳相传,如今的司前人,总会指着左溪村一座山的山头告诉外来游客这么一则故事:在1944年4月的一天,盟军和日本鬼子在浙南展开激战,一架盟军飞机在战后返航途中,不慎坠毁在司前镇左溪村芭蕉湾。美国飞行员奎英隶弃机跳伞,受伤降落在一棵4米多高的大树上。

  看到飞机坠毁的村民们寻着轨迹找去,找到了身负重伤的奎英隶,然而由于语言不通,飞行员见到和日寇同为黄种人的中国村民,仍保持高度的警惕,立马拿出随身携带的枪。

  村民见状后,找来英士大学的大学生进行翻译,才使飞行员安心接受救助,飞行员奎英隶获救后,在司前与英士大学的师生们共同生活了三天,之后便被当局通过水陆护送辗转回国。“当年真的幸亏英式大学的这批学生在场,他们精通洋文又懂得医术,不然村民们遇到这种情况,真的是手足无措。”司前村村长说。

  余韵悠长:英大桃李遍天下与精神的延续

  在动荡的战争年代,泰顺这偏居一隅的小山村给了莘莘学子们一片相对安宁的生活与学习的净土,而这些知识丰富、眼界开阔的大学生也给这座山城带来了新生与活力。得知英士大学将搬迁到司前镇的时候,乡亲们纷纷奔走相告,小镇顿时沸腾了。

  对于泰顺而言,英士大学的到来给山城带来的不仅是经济上的繁荣,更是一次精神文化的洗礼,英大的师生曾举行的爱国抗日宣传、英勇反抗国民党暴行、捍卫人权等众多故事至今泰顺县的村民们被传为佳话。此外,英士迁来司前时,曾破格招收了19位司前的学生,对于这些学生而言,英士大学的到来可以说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英士大学前后办学10年3个月,建校时间虽然很短暂,却为民国36所国立大学之一,在日寇铁蹄下,校址一日三迁,但是始终弦歌不绝,为国家培养了许多专业人才。该校各系人才辈出,遍布于工农业中、医卫界、经济界、政法界、教育界、科技界、文化艺术界,皆卓有成就、颇多建树。

  临近傍晚,文脉之旅寻访团终于结束一天的旅程,踏上归途。此时此刻,穿行在绵延群山间,大家心中无不充满对大山的敬意,正是这些险山的重重阻隔,日寇的炮火才没有侵袭泰顺这片 “桃花源”,才有了国立英士大学这段短暂而灿烂的历史。
温州网 金晶/文 章魁波 张朋杰/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顶一下支持,顶一下 反对,踩一下反对,踩一下 微信微信
2#
发表于 2013-10-22 18:18:42 | 只看该作者
提供一些线索:


   “ 近日,家人在南京档案馆查到家族故人民国36年的户籍卡,看到其中一位姑婆毕业于“国立英士大学”,顿生好奇,一查之下,竟了解到浙江和中国高等教育的一端尘封往事,令人不胜唏嘘。”
   ..............
   1986年金华创立英大校友会,次年,编成全国性的《原英大校友通讯录》。
   1988年3月12日英大(杭州)校友会假省府大楼五号楼正式成立,由省政府副秘书长、省民进副主委、英大校友吴畏主持。各地如上海、北京、南京、成都、福州等均先后组成校友分会或小组。杭州成为校友联络中心。原老浙大、浙农大、浙医大等各位校长、书记都确认英大系前身之一部分。英大(杭州)校友会且得到浙江大学校友总会承认,成为分会级团体成员,又被“浙江省高校校友会联谊会”接纳为组成成员,推举孙怀仁、姜亮夫、周鸣铮、王季午、董太和等5位英大老师为名誉会长。

原文见 :http://bbs.kaoyan.com/t3780216p1
3#
发表于 2013-10-22 18:57:00 | 只看该作者
姜亮夫(1902年5月19日-1995年12月4日),云南省昭通人。原名寅清,字亮夫,晚号成均老人,以字行。中国卓越的教育家,楚辞学家、敦煌学家、语言学家、文献学家、一代国学宗师。云南现代学人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学者之一。一生博学多才,博古通今,著作颇丰,在国内国际上享有盛誉。.......1940年后转到苏州任英士大学教授兼文理学院院长。

周鸣铮(1916-- )浙江诸暨人,著名的农业分析化学家,1932年毕业于诸暨中学,1951年6月任浙江大学副教授,曾任农科院土肥所所长、教授、研究员。..........1943年被聘为英士大学讲师,主讲土壤学和肥料学。次年,又增开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等课程。因教学有方,成绩斐然,1945年晋升为副教授,时年仅29岁。

董太和,教授。浙江定海(今舟山)人。1936年毕业于上海雷氏德工党院机械系。1939年获英国伦敦大学理科硕士学位。曾任广西大学、武汉大学教授,英士大学教授、机械系主任。.......董太和1940年绕道美国回国后,自1942年起,先后在广西大学、武汉大学、英士大学、浙江大学等校任机械工程学系及光学仪器学系教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